编辑推荐
本研究所收录的文章是关于德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文学、法律等各方面。
内容简介
本卷收录德国研究文选27篇。分为席勒及其时代、影响与接受、译文与评论、书评与信息等五个专题。
本卷收录文章:《19世纪下半叶德国天主教会对公民社会讨论的参与》《德国大学教授职业行为逻辑的社会学透视与分析》《德国法上的直索责任——兼论“法人人格否认”问题》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发刊词
中国的席勒译介与研究现状评述
试述市民社会对席勒的接受——兼论艺术在市民社会中新的地位
席勒的自由哲学及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定位
人本主义的人格塑造——席勒的美学观和历史观
“英雄伤逝”与“民族统一”——《华伦斯坦》研究
有限中的永恒——席勒诗歌中的“时间”主题
“利禄之徒”,还是“哲学之才”?——论席勒的大学教育观
帝国主义时代的中德“合作”——以德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为中心
同济毕业生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界的人际网络——以国立中山大学和河南大学为例
为什么要研究德国社会民主党?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想像
谈浪漫诗人诺瓦利斯对启蒙思想的继承——以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为例
二战后德国社会中的政治冲突与共识
公民参政与“道德政治”——普鲁士斯泰因政治改革的思想理念
弗里德里希·瑙曼和德国社会民主主义
19世纪下半叶德国天主教会对公民社会讨论的参与
德国大学教授职业行为逻辑的社会学透视与分析
德国法上的直索责任——兼论“法人人格否认”问题
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
论悲剧艺术
一个解放的日子——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为纪念欧洲战争及纳粹统治结束40周年于1985年5月8日在德国议会全会上的演讲
自由之天赋——联邦总统霍斯特·科勒于2005年5月8日在德国议会全会纪念欧洲二战结束60周年的讲话
德国总统与反思历史
萨弗兰斯基解读席勒——《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唯心主义的诞生》介绍
征服希特勒的幽灵——评哈夫讷著《解读希特勒》
《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读后
《融入欧洲——二战后德国社会的转向》读后
北大德国研究(第一卷)是200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洪捷 编。
得书感谢您对《北大德国研究(第一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