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朗佩特对尼采著作《善恶的彼岸》进行的注释和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研读尼采或充满激情或深具匠心地写下并发表的文字,对尼采的著作进行编译。
全书不止尼采的著作,还融入了作者对于尼采和尼采著作的理解。
作者简介
作者朗佩特,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是西方公认的尼采大师,目前为印第安纳大学退休教授。著有《尼采的教诲》《尼采与现时代》《施特劳斯与尼采》《尼采的使命》《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等。其中《尼采的使命》一书,是近些年来释读《善恶的彼岸》最出色的,而《施特劳斯与尼采》也被认为要比施特劳斯的弟子们更理解施特劳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缘起
中译本说明
致谢
尼采主要作品缩写表
引子 尼采的使命
哲学
政治哲学
隐微术
自由精神
《善恶的彼岸》的结构
序言 一项为了好欧洲人的使命
“假设真理是个女人——,那便如何?”
“让我们希望”
“心灵和精神的巨大紧张”
两次“试图以恢宏风格松弓”
“我们好欧洲人和自由的、非常自由的精神”
“也许还有箭,有使命,谁知道呢?还有目标……”
第一章 论哲学家们的偏见
敢于质疑真理的价值(第1条)
危险的也许(第2-6条)
古代哲学:统治欲的喜剧(第7-9条)
现代哲学的柏拉图主义:真实世界与表象世界(第10-15条)
民众偏见与哲学(第16-17条)
力量的展示(第18-21条)
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大众偏见(第22-23条)
第二章 自由精神
哲人的差别(第24-26条)
哲人的速度为何难被理解?(第27-29条)
哲人的隐微术(第30-32条)
中心问题:道德阶段终结之时的哲学成熟,或者真能否独立于善、善能否依赖于真?(第33-35条)
尼采哲学的理智与情感(第36-38条)
有自由精神的哲人(第39-41条)
Versucher
第三章 宗教性的本质
哲人对信仰与理性的理解(第45-46条)
基督宗教与希腊祖先(第47-49条)
基督宗教和希伯来祖先(第50-52条)
我们这个时代宗教的核心问题(第53-54条)
未来宗教(第55-57条)
宗教有什么用处(第58-60条)
怎么办?哲学统治宗教(第61-62条)
第四章 警句与插曲
认知者
认知者和自我认识
认知者与诸神
“认知的虔诚”
第五章 论道德的自然史
被禁止的知识(第186条)
自然与道德(第187-189条)
苏格拉底—柏拉图转向:道德自然史上的重大事件(第190-191条)
谎言与梦想(第192-193条)
爱与占有的本能:我们道德的起源(第194-195条)
运用于畏惧道德的道德推论(第196-198条)
群体动物的胆怯道德(第199-201条)
两种信仰(第202-203条)
第六章 我们学者们
哲学和科学:统治性问题(第204条)
“真正哲人”的渴望(第205条)
嫉妒与崇拜(第206条)
客观头脑和互补人(第207条)
怀疑主义和知道怎么做(第208-209条)
尼采的未来哲人(第210条)
真正的哲人
今日未来的哲人(第212条)
何为哲人(第213条)
第七章 我们的美德
基督辫子的孙子,反基督愤怒的儿子(第214-217条)
与高贵精神为敌的普通人(第218-221条)
我们普通现代人的美德(第222-225条)
不道德的诚实(第226-227条)
我们残酷的使命(第228-231条)
精神化的公平:保持女人性和男人性(第232-239条)
第八章 民族与祖国
从本土到全球,从瓦格纳到赫拉克勒斯(第240-243条)
德意志的音乐和文学(第244-247条)
居于中心的天才问题(第248-249条)
犹太人(第250-251条)
英国人和法兰西人(第252-254条)
从全球到本土:欢乐的赫拉克勒斯(第255-256条)
第九章 何为高贵?
推进人类(第257条)
前半部分:贵族社会
贵族与奴役(第258-262条)
敬畏(第263-267条)
常人之生存(第268-276条)
后半部分:最具灵性/智性的高贵
卓立的孤独(第277-284条)
社会(第285-290条)
凡人(第291-293条)
诸神(第294-295条)
哲学(第296条)
来自高山之巅:终曲
尼采的未来
参考文献
索引
尼采的使命:善恶的彼岸绎读是2009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小枫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尼采的使命:善恶的彼岸绎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