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绎读·卷一

论语绎读·卷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论语》解《论语》,揭开原始儒学之新面相,清理湮没已久的大逻辑。

内容简介

本书把历来对《论语》的误读和误解清洗一过,力图造作出一种既能在学术上有所树立,又不失普及价值的新读本。

在文本层面,经由细读的功夫,直达文字和意象背后的幽隐之境;善用以《论语》解《论语》之利器,使若干散乱的章句串联为一体,并形成回环互证的关系,从而为诸多向称难解的篇章确立达诂。

在思想层面,颠覆陈言,发明新旨,不但击穿某些传统认知,还孔子以素颜,并且替原始儒家揭开出若干未曾示人之新面相,清理出一系列湮埋已久的大逻辑。

同情之了解,以达致与孔子心意相通;滋味之绎读,以重返我们的精神原乡。

作者简介

作者王曦,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学术助手。后以出书卖书为业,近年专心写作,有《论语绎读》行世。与书为伴,以遣无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我花开——《论语绎读》自序

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论语》读法

学而第一

1.1 学而时习之

1.2 君子务本

1.3 巧言令色

1.4 三省吾身

1.5 大国崛起

1.6 为学次第

1.7 德行先于知识

1.8 君子修养论

1.9 慎终追远

1.10 温良恭俭让

1.11 以父为镜

1.12 和为贵

1.13 亲与近

1.14 求学三部曲

1.15 切磋琢磨

1.16 对症下药

为政第二

2.1 德人王

2.2 思无邪

2.3 理想国

2.4 优入圣域

2.5 合情合礼

2.6 身体即本体

2.7 孝敬

2.8 色难

2.9 独家法门

2.10 观人术

2.11 温故知新

2.12 君子不器

2.13 立信

2.14 一碗水端平

2.15 学与思

2.16 异端

2.17 澄明

2.18 干禄之道

2.19 好人政治

2.20 两尽其道

2.21 一锅粥主义

2.22 何以行之

2.23 因循损益

2.24 当为与不当为

八佾第三

3.1 是可忍孰不可忍

3.2 你也配?

3.3 外礼内仁

3.4 本与末

3.5 黑铁时代

3.6 神明不可欺

3.7 君子之争

3.8 最美的图画

3.9 察盛衰之理

3.10 3.11 庙堂一体

3.12 与神对话

3.13 天意如此

3.14 吾从周

3.15 向偶像致敬

3.16 正人君子

3.17 有意味的形式

3.18 笑骂由人

3.19 君臣相对论

3.20 温柔敦厚

3.21 该翻篇儿了

3.22 不完美的英雄

3.23 怒赞

3.24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25 尽善尽美

3.26 论烂人

里仁第四

4.1 仁之起点

4.2 一体两面

4.3 爱与憎

4.4 动机决定论

4.5 至暗时刻

4.6 知、愿、能

4.7 观过知仁

4.8 朝闻夕死

4.9 士志于道

4.10 义之与比

4.11 自治与治人

4.12 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4.13 反丛林法则

4.14 名副其实

4.15 以行事为教

4.16 义利之辨

4.17 进德之阶

4.18 和风细雨

4.19 以父母之心为心

4.20 事亡如存

4.21 自有不能已者

4.22 少废话

4.23 沉默是金

4.24 讷言敏行

4.25 用爱发电

4.26 到此为止

公冶长第五

5.1 5.2 孔子相姑爷

5.3 三好学生

5.4 瑚琏之器

5.5 焉用佞?

5.6 得体

5.7 英雄无用武之地

5.8 道路就是生活

5.9 闻一知十

5.10 朽木不可雕

5.11“hold 住”

5.12 口德

5.13 性与天道

5.14 快人外传

5.15 何以谓之文

5.16 勤政爱民

5.17 有礼走遍天下

5.18 路线错误

5.19 无知即是恶

5.20 瞎耽误工夫

5.21 愚不可及

5.22 剪刀手仲尼

5.23 健忘症

5.24 枉与直

5.25 Me too

5.26 天下为公

5.27 灵魂深处的革命

5.28 自发与自觉

雍也第六

6.1 6.2 德与位

6.3 不贰法门

6.4 6.5 陷人于不义

6.6 野百合也有春天

6.7 坐而论何如起而行

6.8 凭本事吃饭

6.9 第二条道路

6.10 有道德的苇草

6.11 孔颜乐处

6.12 痛下针砭

6.13 经师与人师

6.14 典型的意义

6.15 高尚的甩锅

6.16 全身远害

6.17 必由之路

6.18 存在与表现

6.19 人性这根直木

6.20 通往黄金之城

6.21 自强不息

6.22 以人为本

6.23 智水仁山

6.24 鲁学为体齐学为用

6.25 借题发挥

6.26 大哉问

6.27 不能跑偏

6.28 子见南子

6.29 中庸正义

6.30 每个他者都是另一个自己

论语绎读·卷一是2022年由湖岸出版出版,作者王曦。

得书感谢您对《论语绎读·卷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放眼清代学术版图,在经学与地域学派的互动关联中,从细读《论语》诠释文本出发,注重地域学派形成发展及相互影响变异的比较观照,深入辨析不同地域学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度审视清代《论语》诠释的种种形态和复杂问题,清晰勾勒清代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浙东学派、岭南学派、湖湘学派《论语》诠释的鲜明个性和治经风格。本书呈现有别于传统研究的新观点、新形态,对拓展经学研究领域有所裨益,为传统经学的现代
汉代至北宋《论语》学史考论 电子书
《论语》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和古代社会的生活教科书,《论语》学是经学的重要分支。从西汉至北宋,《论语》学的发展经历了汉学、玄儒交融、宋学等不同的阶段,具有与学术史、思想史主潮相应的典型特征。本书重点对西汉至北宋的《论语》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考论各个历史时段《论语》的主要注家及其注本,指出从西汉到北宋的《论语》学,经历了从汉学到玄学再到理学的传承与新变,其积极成果是经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学术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论语 电子书
本书分为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等二十篇,内容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论语》中的大道理.白话与评析 电子书
《论语》是“六经”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哲学,但由于语句过于深奥,使得初学者很难读懂。本书对《论语》中的经典段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和讲解,并以大量历史故事作为注脚,让读者更加明白易懂,从而领悟论语中的人生道理。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 电子书
正确的思维引导正确的结果,彻底转换你思维方式的逻辑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