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近几年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与各国学者的对话实录,为读者站在全球视野下思考中国教育问题提供了难得的路径。
内容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全球移动,人类社会的命运从未像今天一样紧密相连。正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教育如何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未来挑战,这需要全球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作为中国当代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近年来先后与芬兰、美国、日本、乌克兰、加拿大等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学者多次展开了深度对话,探讨全球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同时也在不断总结和分享着中国在过去70年间教育发展的经验。对话的学者既包括世界各国的教育学家,也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领域的学者。
作者简介
作者顾明远,江苏江阴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北师大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教育比较、教育理论。堪称中国教育的一面大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从教到学:学校需要哪些改变
一、 倡导终身学习,拓展人生宽度
二、 改革教学方式,落实以学为主
三、 强调共同学习,推动探究合作
四、 改变学校文化,助力真正学习
中芬教育的“秘诀”
一、 芬兰和中国上海在PISA评估中的优异表现有相同的“秘诀”
二、 教育的差异折射出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
三、 “教育污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治理
四、 要让教师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
未来的教育:我们如何迈向新的时代
一、 教育经历与心智模式有密切关系
二、 工业时代“流水线”教育下,学生只能被教育、被学习
三、 教育是在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四、 相信孩子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
五、 将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年轻一代发声
面向未来的教育如何定位教师角色与价值
一、 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学习者的成长
二、 教师作为引路人,不只是指导学生获得“已知”,重要的是教学生探索“未知”
三、 标准不等于标准化,个性化不等于个别化
四、 教师要善于合作,勤于反思,坚持学习
五、 充分信任教师,放手让教师自己去创造
把心灵献给孩子
一、 要相信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二、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教育要“看见”孩子
三、 信息技术呼唤创新思维方式,心灵沟通助力儿童成长
汲人所长,补己所短:中美教育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一、 中美教育不分伯仲,存在很多合作空间
二、 中美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已初见成效
三、 中美教育求同存异,共塑美好未来
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意义在哪里
一、 40年带来了教育事业和科学的繁荣
二、 40年促进了教育的国际交流和相互理解
三、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和标准
四、 40年贡献了一个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和道路
深化教育现代化改革 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
一、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故事
二、 中国教育的目标和全球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三、 “五育并举”对中国、对世界都很重要
四、 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传递和平善意,促进国际理解合作
一、 凝聚抗疫合力,全球意识凸显
二、 创新教育模式,推广国际理解
三、 尊重多元文化,共创和平世界
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教育转型
一、 推动教育转型,促进全面发展
二、 呼唤创新人才,坚持“思行合一”
三、 健全学生人格,回归体育本原
四、 拓宽人生视野,提高素质修养
五、 加强跨界研究,融合学科特点
后记
对话中国教育:未来教育创新的建议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顾明远。
得书感谢您对《对话中国教育:未来教育创新的建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