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公认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纳博科夫的自编文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自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巴黎评论》《时代》《纽约时报》《花花公子》、BBC电台等知名媒体的采访为主体。22则访谈,11封致编辑的信,14篇文论,勾勒出鲜明而坚定的自我肖像。江湖上流传的独具纳式风格的“毒舌”经典语录,大多出自此书。
纳博科夫面对着媒体提出的种种刁钻问题,提出一系列坚定见解,谈及生活、文学、教育、电影以及其他种种主题。他毫不理会那些读不懂他作品的庸众,乐于宰杀那些他不认同的文坛神牛。读者可以藉由这些火花四溅的文字,读懂纳博科夫,踏上他脑海中那座迷人、险峻而富于挑战的精神岛屿。
作者简介
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甚为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Digital Lab简介
序言
访谈
刊名不详 (1962)
BBC电视台 (1962)
《花花公子》 (1964)
《生活》 (1964)
附言
纽约电视台13频道 (1965)
《威斯康星研究》 (1967)
《巴黎评论》 (1967)
《纽约时报书评》 (1968)
BBC-2台 (1968)
《时代》 (1969)
《纽约时报》 (1969)
《星期天时报》 (1969)
BBC-2台 (1969)
《时尚》 (1969)
《小说》 (1970)
《纽约时报》 (1971)
《纽约时报书评》 (1972)
“瑞士广播” (1972?)
“巴伐利亚广播” (1971—1972)
论时间及其构成
一个人的过去
祖先的过去
家谱
柏林
美国
蝴蝶
家庭
名声
瑞士
一切都是虚幻
刊名不详
《时尚》 (1972)
刊名不详
致编辑的信
《花花公子》 (1961)
《伦敦时报》 (1962)
《交锋》 (1966)
《星期天时报》 (1967)
《交锋》 (1967)
《新政治家》 (1967)
《君子》 (1969)
《纽约时报》 (1969)
《时代》 (1971)
《纽约时报书评》 (1971)
《纽约时报书评》 (1972)
文选
论霍达谢维奇 (1939)
萨特的尝试 (1949)
弹奏古钢琴 (1963)
对批评家的回答 (1966)
《洛丽塔》和吉罗迪亚先生 (1967)
八
九
论改写 (1969)
周年日记 (1970)
蝴蝶
小阿尔弗雷德·阿佩尔
西蒙·卡林斯基
罗伯特·阿尔特
斯坦利·埃德加·海曼
达布尼·斯图亚特
乔治·斯坦纳
芭芭拉·埃尔特·蒙特
杰弗里·伦纳德
妮娜·贝蓓洛娃
彼得·卢宾
露西·莱昂·诺埃尔
欧文·威尔
莫里斯·毕晓普
罗斯·韦茨施泰恩
朱利安·莫伊纳汉
埃伦蒂·普劳弗
斯坦利·埃尔金
罗伯特·P. 休斯
卡尔·R. 普劳弗
W. B. 斯科特
索尔·斯坦伯格
R. M. 亚当斯
安东尼·伯吉斯
艾伯特·J. 格拉德
赫伯特·格尔德
理查德·霍华德
约翰·厄普代克
R. H. W. 迪拉德
霍顿斯·卡利什
J. 巴思
克莱伦斯·布朗
查尔斯·纽曼
大卫·瓦格纳
理查德·斯特恩
安德鲁·菲尔德
布罗克·布劳尔
欧文·肖
杰伊·诺伊格博伦
理查德·吉尔曼
乔治·P. 艾略特
阿尔弗雷德·卡津
罗威的象征 (1971)
灵感 (1972)
鳞翅目昆虫学文选 (存目)
雌性小灰蝶 (1952)
谈克洛茨《野外指南》的一些失实 (1952)
1952年在怀俄明捉蝴蝶 (1953)
奥杜邦的蝴蝶、蛾及其他研究 (1952)
L.C.希金斯和N.D.莱利 (1970)
译后记
附录
独抒己见(纳博科夫作品系列)是2018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得书感谢您对《独抒己见(纳博科夫作品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