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谈到本性贪婪和自私的地主的行为动机时说:“富人只是从这大量的产品中选用了最贵重和最中意的东西。他们的消费量比穷人少;尽管他们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贪婪的,虽然他们只图自己方便,虽然他们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

在《国富论》中,斯密又谈到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行为动机。他说:“把资本用来支持产业的人,既以牟取利润为唯一目的,他自然总会努力使他用其资本所支持的产业的生产物能具有最大价值,换言之,能交换最大数量的货币或其它货物。”

作者简介

作者亚当·斯密,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1723年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柯科迪,十四岁时入格拉斯哥大学,在弗兰西斯·哈奇森的教导下研读道德哲学。1740—1746在牛津大学学习。1751年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翌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1776年出版《国富论》。1778年获得苏格兰海关专员的职位,1790年7月17日于爱丁堡去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译者序言

一、 斯密生平和《道德情操论》的创作及修订再版

二、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关系——简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

告读者

第一卷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一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愉快

第三章 论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的方式

第四章 续前章

第五章 论和蔼可亲和令人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 论各种不同的适宜的激情程度

引言

第一章 论从肉体产生的各种激情

第二章 论由于想象的某种特殊倾向或习惯而产生的那些激情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论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论幸运和不幸对人们判断行为合宜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同

第一章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一般是一种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的感情,但是它通常远远不如当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强烈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兼论社会阶层的区别

第三章 论由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操的败坏

第二卷

第一篇 论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

引言

第一章 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感激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得到报答;同样,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愤恨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受到惩罚

第二章 论合宜的感激对象和合宜的愤恨对象

第三章 不赞同施恩者的行为,就几乎不会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对损人者的动机表示赞同,对受难者的愤恨就不会有一点同情

第四章 对前面几章的扼要重述

第五章 对优点和缺点感觉的分析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

第一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章 论对正义、悔恨的感觉,兼论对优点的意识

第三章 论这种天性构成的作用

第三篇 就行为的优点或缺点,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引言

第一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

第三章 论这种情感变化无常的最终原因

第三卷

第一章 论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

第二章 论对赞扬和值得赞扬的喜爱;兼论对责备和该受责备的畏惧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性,兼论一般准则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 论道德的一般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以及它们被公正地看作造物主的法则

第六章 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唯一原则;而且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同其他动机一起发生作用

第四卷

第一章 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一切艺术品的美,兼论这种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关于这种美的概念可能在何种程度上被看成一种原始的赞同原则

第五卷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我们有关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

引言

第一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对自己幸福的影响而言;或论谨慎

第二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可能对别人的幸福发生影响而言

引言

第一章 论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所依据的次序

第二章 论天性致使社会团体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次序

第三章 论普施万物的善行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

第六卷结论

第七卷

第一篇 论应当在道德情感理论中加以考察的问题

第二篇 论已对美德的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引言

第一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四章 论放荡不羁的体系

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赞同本能的各种体系

引言

第一章 论从自爱推断出赞同本能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 论把理性视为赞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 论把情感视为赞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体系

第四篇 论不同的作者据以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译后记

人名译名对照表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道德情操论是201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英] 亚当·斯密。

得书感谢您对《道德情操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电子书
本书根据财政部**新考试大纲编写,以强化学生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会计业务技能为目的,系统讲解了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及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讲解了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每章章首设置知识思维导图,帮助读者贯穿所学知识,归纳重点。在每章正文讲解后面,均精选了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案例分析后的知识拓展,帮助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电子书
本书以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在多年研究该考试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各地考试情况的基础上,本书提供了“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旨在总结、提炼考试内容的重点及命题方式,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应试策略。本书第一章至第五章分别讲解了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每章均提供考情分析与学习建议,并辅以典型例题和精
马克思道德理论与现实 电子书
本书依据“历史和实践的观点”,从隐含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元素出发,辨析了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各种误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的兼容性”,通过对“马克思的道德批判”的文本分析和逻辑建构,重构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并以此观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课题。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电子书
本书是按照全面营改增精神和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后的版本,针对会计专业内容讲解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规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等。知识脉络清晰明确,重难点突出,指导性强,对提升学生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有较大裨益。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电子书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共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规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五部分内容,除了每部分后附同步练习题外,全书还附有多套模拟真题,难度适中,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