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亚当·斯密本人最重视的伦理学经典,阐释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95年问世,相比起《国富论》,该书更受斯密本人重视。全书共七卷,反复修订过五次,直至亚当·斯密去世前,都还在大幅修改此书,并将最后一次改写称之为对人世最后的告别。
众所周时,《道德情操论》是一本道德哲学著作,但可能鲜少有人知道,其对于经济学的价值,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说此书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奠定了伦理基础。在书中,斯密首次提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可以说本书为多年以后在《国富论》中更详细地展开关于利己心、交换、分工、财富生产与积累、自然自由、公共利益等的体系性的论述做了哲学铺垫。
《道德情操论》自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首个中文版以来,译本不下30多个,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这次的精读本参照的是由格拉斯哥大学整理,并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斯密著作和通信集》中的版本,此版本为目前学术界最为推崇的版本,力求做到对原著最合适的表达。和《国富论》一样,此次也配以译者导读,并加入了大量助于理解的精美插图,希望能够成为最适合大众阅读的版本。
作者简介
作者亚当·斯密,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1723年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柯科迪,十四岁时入格拉斯哥大学,在弗兰西斯·哈奇森的教导下研读道德哲学。1740—1746在牛津大学学习。1751年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翌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1776年出版《国富论》。1778年获得苏格兰海关专员的职位,1790年7月17日于爱丁堡去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道德情操论》导读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二篇 论与合宜性相容的各种程度的激情
第三篇 论处境的顺逆对人们判断行为合宜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同
第二卷 论功与过,或论赏罚的对象
第一篇 论功过感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
第三篇 论机运在行为功过方面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第三卷 论评判我们自己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义务感
第四卷 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影响
第五卷 论习惯和时尚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 论德性的品质
引言
第一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这种品质对自己幸福的影响而言;或论审慎
第二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这种品质对他人幸福的影响而言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
结论
道德情操论是2018年由蓝狮子出版,作者[英] 亚当·斯密。
得书感谢您对《道德情操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