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营国:中国历史上的古都

匠人营国:中国历史上的古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丰富的考古史料和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将中国古都的兴起、发展、变迁与演化故事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共九章内容。“考古与传说时代”考察了早期城市的起源,探寻夏商周时代的都城历史。“古都篇”,介绍、描述了古都的确立与迁移、首都与陪都、都市形态的演变和都城社会的发展。“城市篇”,则分析了古代中国的城市与经济、城市与交通,以及城市与中外交流。

作者简介

作者张晓虹,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人文交流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燕京学者,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WorldMAP委员会委员,《中国历代人物传纪数据库(CBDB)》学术委员。

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环境演变研究,包括中国北方环境变迁,历史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主持了多项科技部、教育部和外交部的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项目。出版多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SCI、SSCI和CSSCI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多次应邀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主题报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上编 考古与传说时代

第一章 城·市——早期城市的起源

一 致天下之民

二 造郭以守民

三 聚天下之货

第二章 都·邑——夏商周都城

一 夏都二里头遗址

二 盘庚迁殷与殷墟的发现

三 武王伐纣与丰镐二京的建立

四 营建成周

中编 古都

第三章 京·师——国都的确立与转移

一 定都之议

二 四塞之地长安与四方之中洛阳

三 天下之枢开封

四 南北往复

第四章 都·京——首都与陪都

一 东西二京

二 五京制度

三 京师拱卫

第五章 城·郭——都城形态的演变

一 匠人营国

二 居主奥区

三 承天之序

四 万世之邦

第六章 里·坊——都城社会的发展

一 闾里阛阓

二 坊肆谨严

三 绣旆相招

四 勾栏瓦舍

下编 城市

第七章 市·镇——城市与经济

一 宋代草市

二 明清市镇

第八章 水·城——城市与交通

一 水陆会通

二 运河城市

三 江海通津

第九章 中·外——城市与中外交流

一 丝路城市

二 开埠城市

匠人营国: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晓虹。

得书感谢您对《匠人营国: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采访三国 电子书
本书采用记者问答式的新颖结构,和三国人物对话,以此揭开三国时期的很多史实及三国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话内容给读者揭示不同于演义的真实的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以及国家兴衰灭亡的历史规律。
文国刚传 电子书
本书通过文国刚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全景展现了中国当代史的和中国击剑史。其中有悲壮凄美的运动生涯,有奥运夺冠的高光时刻,有赛场鏖战的紧张激烈,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有征战世界的霸气和温情等。
古沈国正史 电子书
本书基于正史文献和金文,澄清了下述问题:确认冉(聃)国和沈国各是一国。周成王初年,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冉;而在康王中前期,周公旦一孙辈,很可能是凡伯的庶子,被封为子爵,立沈国于平輿。而康王登基时的六名顾命大臣之一的彤伯,当是命沈时出入王命者。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电子书
本书从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等社会风习变迁影响要素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晚清时期、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至今的社会风习的表征、成因及演变趋势,着重梳理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基本脉络、动力和规律,强调导向的权威性、示范的褒贬性、约束的广泛性、惩戒的严肃性,旨在为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参考。
刚果共和国 电子书
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布)”,与刚果(金)以刚果河和乌班吉河为界,两国首都仅一河之隔,隔岸相望。该国横跨赤道线,境内河流众多,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和木材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刚果共和国原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独立,与中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是中国对非洲经贸合作的重点国家之一。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刚果共和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及外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