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发覆

新史学发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民国时代文科学术的知识考古。

内容简介

《新史学发覆》收录了8篇史学研究的论文,作者均为文史学界的重要人物,撰述者包括王小林、徐雁平、陈怀宇、聂鸿音、陈学然、翟志成等,内容涉及史学理论、学者生平研究等,提出了一些史学理论和个案研究的新观点、新研究方法等,是一部重要的史学研究作品集,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梳理了民国时期的史学,构成一部以知识考古学为出发点的新型史学史。

作者简介

编者朱渊清,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上古史、器物史、民国学术史的研究。曾出版专著《书写历史》,并策划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早期中国丛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关于民国学术的知识谱系

“国学”平议

一、“国学”概念的由来

二、近代中国的“国学”迷思

三、日本“国学”的形成背景

四、日本“国学”的基本思想

五、日本“国学”的神学特性

六、中国“国学”的问题与反思

朱希祖:走向实证史学

一、社会科学化的史学和史观

二、探索“史”的真义

三、《汲冢书考》

中日学术交流与古史辨运动:从章太炎的批判说起

引论

一、“古史辨”的日本因缘:章太炎的基本看法

二、文本比较:顾颉刚与日本学者的疑古辨伪

三、1921年以来胡顾师徒与日本的接触

四、顾颉刚的隐衷与治学原则:古史辨运动思想源起不被正视的各种深层原因

五、秘而不宣:民初前后中国学者对东洋学的取态

六、结语

从春在堂到秋荔亭:俞樾和俞平伯诗中的家族史

一、述祖德

二、存书香

三、绵世泽

余论

顾傅分道

高本汉的语言学

东方学、西学与历史学:陈寅恪的学术世界

导言

一、从陈寅恪论钢和泰的一封信谈起

二、陈寅恪著述中的西典

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陈寅恪所获英美学术荣誉始末

结语

对五四主流论述的总批驳:钱穆眼中的胡适

引言

一、高山仰止

二、刘桢平视

三、《国史大纲》的撰写

四、《国史大纲·引论》的批判锋芒

五、无法修补的裂痕

六、新亚书院的创建

七、奋笔“为故国招魂”

八、方法学上的针锋相对

九、从平视到鄙视

余论

新史学发覆是2019年由中西书局出版,作者朱渊清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史学发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从胡地到戎墟.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勾连政治史、民族史维度,深度探讨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
士与大变动时代.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会通型”史家沈渭滨教授代表性论文集。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是清代米粮物价史研究力作。
新史学(第15卷):社会史的新探索 电子书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策划,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5卷,主题为“社会史的新探索”,聚焦国内社会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边缘空间”收录的三篇论文以清代闽浙赣边区移民、越南的民间教派、清末东北的“马贼”为研究对象;“转型秩序”收录的三篇论文以民国时期的民党、福建民军和江苏的县官选举为研究对象;“慈善网络”以近代及抗战时期的慈善活动为研究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学堂学生研究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