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史地发微

商周史地发微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王恩田先生关乎商周史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史学家王恩田先生关于古史研究的论文,以商周史为主体,上迄新石器文化,下至秦汉。关于周、鲁、齐、秦、晋、虢、秦、楚、燕、吴、宋、曾、纪、杞、滕、邾、费等先秦古国的史地问题,均有专题论述。

作者运用古文字、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旁征博引,慎思明辨,提出很多新观点。对于素来苦于文献匮乏的商周史研究,作者充分发挥考古学补史证史的作用,大大拓展了商周史的研究空间,体现了其恢宏的学术视野、精深的研究能力和厚实的史学理论功底。

作者简介

作者王恩田,男,回族,山东德州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64年调入山东省博物馆。先后主持临淄齐国故城、山东益都苏埠屯商代大墓等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20世纪80年代之后全力从事古文字、商周考古以及先秦古史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齐鲁文化志》《陶文图录》《陶文字典》。

曾任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山东省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古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考古学会顾问、山东省第六届政协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湖南出土商周铜器与殷人南迁

“成周”与西周铜器断代——兼说何尊与康王迁都

西周王年的调整

山东商代考古与商史诸问题

益都苏埠屯亚醜族商代大墓的几点思考

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

山东商周青铜器与山东古史

齐鲁文化研究的史料问题

曲阜鲁国故城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关于鲁国建国史的两个问题

从曲阜两周墓看鲁文化面貌及楚文化对鲁国的影响

“鲁币”质疑

关于齐国建国史的几个问题

齐都营丘续考

高青新出申簋考释——兼说高青陈庄齐国公室墓地的年代与墓主

高青新出申簋与《诗·烝民》的仲山甫

国子鼎的年代商榷

陈齐六冢的年代与墓主

长岛战国铜器与“迁康公于海上”

临淄国子墓和郎家墓的年代与墓主问题

曲城齐仲簋与“丁公伐曲城”——兼说铜资源与齐国强弱的因果关系

对三里墩出土齐小刀币铸行年代的讨论

莒公孙潮子钟考释与臧家庄墓年代——兼说齐官印“阳都邑”巨玺及其辨伪

上曾太子鼎的国别及其相关问题

跋陈乐君㰯甗与[耳+口]盂——兼说齐桓公伐楚

读考古报告《海阳嘴子前》

邛君盂考释

纪、㠱、莱为一国说

再说纪、㠱、莱为一国

三说纪、㠱、莱为一国

山东胶东地区周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与纪、㠱、莱史研究

东岳泰山考辨——徐子汄鼎与徐国本土

从考古材料看楚灭杞国

新泰杞国铜器与商代杞国——全国首届杞文化研讨会学术报告

杞国史料的甄别与应用

商代杞国在新泰

滕国考

郳器与郳国

小邾不小,邾分多国——《小邾国文化·序》

费奴父鼎与山东费国与费邑

济阳刘台子夆器与周人灭逢

“二王并立”与虢国墓地年代上限——兼论一号、九号大墓即虢公忌墓与虢仲林父墓

戎生编钟与秦晋史实疏证

“曲沃叛王”与晋公戈年代再议

楚高缶与楚公子高伐东夷——春秋晚期大铁盘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楚公钟与楚武王熊达称王

鹿邑太清宫西周大墓与微子封宋

鹿邑微子墓补证——兼释相侯与子口寻(腯)

微子墓论证侧记

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族属

曾侯與编钟与曾国始封——兼论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复原

睡虎地秦律的年代、渊源与社会属性(提纲)

河南固始“勾吴夫人墓”与番子成周钟——兼论番国地理位置及吴伐楚路线

镇江吴国车马器与吴伐楚入郢

“齐东野人”正解

亳社即郊社说

《管子》三匡解题

《齐语》的史料来源与成书年代

泰安大汶口汉画像石历史故事考

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

安国祠堂题记释读补正

苍山元嘉元年汉画像石墓考

跋汉画赵苟哺父图

龙山文化的渊源及其上限

梁思永与城子崖真假龙山文化城

济南建城史刍议

“孔壁书”辨伪

“大刘记印”与海昏侯墓墓主蠡测

海昏侯墓园墓主考

湖熟文化的分期与土墩墓的年代

“王瓦延寿”瓦当与西楚河南王府

张政烺先生与古史分期——与张政烺先生的另外两次谈话

夏商周三代的民主及其衰亡

唯物史观与战国奴隶社会说——评张政烺先生古史分期观

“黄帝”探源

《殷周制度论》与张勋复辟——读《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

评“走出疑古时代”

《水经注》“戴袭赵案”铁案难移

王国维史学研究的误区

后记

商周史地发微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王恩田。

得书感谢您对《商周史地发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修订本)(社科文献学术文库·文史哲研究系列) 电子书
本书将历史文献分析、地理学田野考察方法以及人类学思想观念相结合,从地出发,站在人的立场上,观察并分析区域历史发展进程与地理面貌的演变。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丈夫这东西 电子书
  《丈夫这东西》是为步入婚姻的男女们互相增进了解、稳固婚姻而写的。   在《丈夫这东西》中,作者着眼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这东西”,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对丈夫在现代社会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丈夫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看了《丈夫这东西》就会知道,男人或丈夫,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周围的人,对她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