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领域的权威著作, 在锻炼中享受生活乐趣,保持心理健康!
内容简介
通过全国1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6名作者的笔端,介绍了竞技心理、锻炼心理和体育心理三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运动与锻炼心理学:使命与进展、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运动中的认知过程、大赛中的心理调控、运动中的人际环境、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运动与健康促进以及运动与锻炼心理测量及研究方法等9个部分。本书对于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学生了解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的历史脉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主编张力为 ,教育学博士,哲学博士。发表著作8部,著作章节12章,学术期刊论文85篇,学术会议论文46篇,译著1部,译文26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编委会
总主编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使命与进展
专题1 卓越与健康: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1.1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1.2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1.3 总结
第二部分 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专题2 训练和比赛的动机
2.1 描述性研究
2.2 基于理论的动机研究
2.3 未来研究展望
专题3 体育学习的动机
3.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体育学习动机研究
3.2 体育学习兴趣研究新进展
第三部分 运动中的认知过程
专题4 运动员的注意
4.1 运动员注意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4.2 运动员有效注意的技术和评估
4.3 运动员注意研究的展望
专题5 运动决策
5.1 运动决策:知觉过程、直觉过程,还是思维过程?
5.2 影响运动决策的因素
5.3 运动决策能力的个体差异
5.4 运动决策的测量
5.5 运动决策理论的构建
5.6 运动决策的脑神经机制研究
5.7 关于提高运动决策能力的尝试
5.8 运动决策研究展望
专题6 运动情境中的情绪与注意、判断和决策
6.1 前言
6.2 情绪与注意
6.3 情绪与预判、决策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专题7 运动领域认知的心理生理学研究
7.1 引言
7.2 运动认知加工理论模型的生理基础
7.3 主要范式和技术手段
7.4 运动专家认知优势的生理心理学研究
7.5 心理生理学在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测和评价的应用
7.6 总结与展望
第四部分 大赛中的心理调控
专题8 压力下的运动表现
8.1 前言
8.2 压力下的“Choking”
8.3 压力下的“Clutch”
8.4 关于理论发展的思考
8.5 关于“SCPCT”研究范式
8.6 目前研究关注的问题
8.7 未来研究的方向
专题9 心理技能训练
9.1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9.2 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9.3 心理技能训练的新方法
9.4 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9.5 问题与展望
专题10 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新范式
10.1 传统心理训练范式
10.2 对心理训练新范式的探讨
10.3 逆境应对训练
10.4 研究展望
专题11 运动员自我控制的理论与应用
11.1 自我控制的内涵
11.2 运动员自我控制的途径
11.3 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五部分 运动中的人际环境
专题12 教练员的领导行为
12.1 特质领导
12.2 行为领导
12.3 情境领导
12.4 变革型领导理论
12.5 未来的研究方向
专题13 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
13.1 前言
13.2 “运动员—教练员”关系的表现特征
13.3 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互动
第六部分 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专题14 运动员的人格
14.1 运动员人格研究历程与意义
14.2 运动员人格研究进展
14.3 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发展趋势
专题15 运动员的智力
15.1 运动员智力的含义与结构
15.2 运动员智力的特征
15.3 运动员智力研究的展望
第七部分 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
专题16 运动员损伤的心理调节
16.1 引言
16.2 运动员损伤的心理原因
16.3 运动员损伤的心理评估
16.4 运动员损伤的心理康复
16.5 运动员损伤的心理学研究
专题17 运动性心理疲劳
17.1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
17.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测量与评价
17.3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因素
17.4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调节
17.5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展望
专题18 运动员职业生涯研究进展
18.1 前言
18.2 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研究
18.3 运动员的个人发展:基于终身发展观的研究
18.4 运动员退役原因的研究
18.5 退役的心理过程研究
18.6 退役过程中的干预资源研究
18.7 运动员再就业:机遇与挑战
18.8 退役后的适应和影响因素研究
18.9 优秀运动员的职业变迁与人生发展——一项实证性研究
18.10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专题19 运动员职业转换心理问题
19.1 前言
19.2 职业转换的“去运动员化”效应
19.3 运动员职业转换心理负荷源解释
19.4 职业转换心理问题的应对
19.5 职业转换心理问题的干预
19.6 思考与展望
第八部分 运动与健康促进
专题20 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
20.1 概述
20.2 转换理论模型
20.3 计划行为理论
20.4 社会认知理论
20.5 健康信念模型/保护动机理论
20.6 自我决定理论
20.7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20.8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专题21 体力活动与抑郁
21.1 体力活动和抑郁总论
21.2 体力活动与抑郁:来自横断研究的证据
21.3 体力活动与抑郁:来自纵向研究的证据
21.4 体力活动与抑郁:来自干预研究的证据
21.5 体力活动和抑郁之间关系的专题问题
21.6 体力活动影响抑郁的机制
21.7 临床中的实际考虑
21.8 问题与研究展望
专题22 身体自我(意象)与心理健康
22.1 身体自我(意象)的重要性
22.2 研究进展
22.3 研究展望
第九部分 运动与锻炼心理测量及研究方法
专题23 运动及锻炼心理学的纸笔测验
23.1 运动及锻炼心理学的纸笔测验现状
23.2 竞技运动心理领域纸笔测验的建立及发展
23.3 情绪情感的测量
23.4 心理技能的测量
23.5 运动员人格及行为特征的测量
23.6 社会心理的测量
23.7 身体活动/锻炼行为的测量
23.8 身体活动相关因素的测量
23.9 竞技与锻炼心理领域纸笔测验的趋势
专题24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领域的质性研究
24.1 引言
24.2 当代运动与锻炼心理学质性研究议题与方法的取向
24.3 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介
索引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手册(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是2020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进。
得书感谢您对《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手册(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