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研究1920年代成都社会经济文化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社会历史方法分析了巴金“激流三部曲”作品的社会背景,即20世纪早期中国西部城市,成都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发展变革。
通过大量丰富的史料考据,从不同社会层面(婢女、上流社会、成都经济、城市贫民、抗议活动和战争、新女性、革命改革)进行描述性研究,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成都社会家庭和城市的变革面貌;从“激流”小说中一个或多个人物入手,探讨五四时期成都多层次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现实图景,同时批判性地审视巴金在小说中对他生长之地的社会阐释存在的缺失。
作者简介
作者司昆仑,美国布法罗大学历史系教授,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成员。著有多部研究中国文化及城市化进程的研究著作与论文。国内已出版《巴金〈家〉中的历史:1920年代的成都社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语 巴金小说和20世纪的中国历史
巴金与“激流三部曲”
本书的研究方法、组织结构和主要论题
第一章 鸣凤:一个中国婢女的生活
“婢女”在1920年代中国的定义
1919年的一份婢女买卖契约
鸣凤眼中的成都
婢女和其他仆人的职责
婢女与小妾
依附于人的女人的“命运”和世界观
婢女与改革时代
第二章 父权制:成都的上流社会
怎样成为一位“绅士”?
五老七贤:1911年以后的成都文化圈
高宅以及老太爷眼中的城市
学校与医院:成都士绅们对外来影响的态度
家庭礼仪
第三章 觉新的城市:成都的经济
觉新和劝业场:经济发展
成都的工人、商人和经理阶层
农民—佃农:成都的农业经济
战争与经济
觉新的社会网络和城市社区
第四章 轿夫、乞丐、演员和妓女:城市贫民的世界
“激流三部曲”中的“穷人”
对于贫穷的态度的变化
历史记载中的下等阶层
成都的鸦片、疾病、住所、卫生及流动性问题
第五章 学生、军队和军阀:成都的抗议活动和战争
在1910-1940年间,成都地区为什么发生这么多战乱?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军阀与学生:矛盾关系
四川军阀军队中的士兵
第六章 琴表妹:成都与“新女性”
上流社会女性受到的教养与教育
1920年代的成都缠足还普遍吗?
爱情、婚姻和生育
关于女性与公共空间之争
女性新职业和继承权问题
代际冲突
第七章 觉慧:成都的革命、改良和发展
五四运动在成都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
国民党、共产党与四川本土主义
社会运动和发展
尾声 20世纪中国革命中的家庭和城市
附录 成都和巴金个人历史年表
巴金家中的历史:1920年代的成都社会是2019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司昆仑。
得书感谢您对《巴金家中的历史:1920年代的成都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