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梳理和探讨了诗人张枣作品的概貌及对其研究视角的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关于诗人张枣的重要、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被成果被精选、编排为专论、读扎、述往、访谈等部分,系统深入地梳理和探讨了诗人作品的概貌、对诗人及其作品研究视角的变迁,藉此捕捉到了诗人对汉语写作进而言之对汉语本身做出的贡献。
张枣作为新诗话语谱系中重要的诗人,对其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着丰厚的积累,本书弥补了张枣研究有成果而无总结之缺憾,为大学文艺批评专业教学活动提供了范本,为诗歌教学者、相关专业学生,及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优质且必要的资料。
张枣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和诗歌翻译家。1962年出生,湖南长沙人,著有诗集《春秋来信》,代表作包括《镜中》《边缘》等。他精确而感性的诗艺,融合和发明中西诗意的妙手,将不同的语言融合在自己的诗歌中,一直风靡无数诗歌爱好者。1986年出国,常年旅居德国,任教于图宾根大学。在国外,他感到漂泊的痛苦,因此写了不少关于怀乡的作品。
作者简介
编者颜炼军,云南大理人,浙江工业大学讲师,著名当代文学评论家。2015年11月,获得第二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著有《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编有《张枣的诗》《张枣随笔选》《张枣译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选说明
第一辑
朝向诗的纯粹
站在虚构这一边
抵抗流亡
张枣:“文化身份”的困扰
一、“传统/现代”的争论与分歧
二、建构“传统”:“日常之神的磁场”的缺失
三、重构“传统”:“文化身份”认同
四、“传统”阐释的危险
五、“汉语性”——文化帝国的语言
诗歌的好故事
绪论
一、浪费
二、流亡
三、对话
四、体物
五、玩偶
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耳甫斯
引子:词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护身符、练习曲与哀歌:语言的灵魂
一
二
三
四
两个“古典”,还有一个“叙事”
一
二
三
张枣:扮鬼脸和不扮鬼脸的抒情者
扮鬼脸的抒情者
之外,之外……突破
独一的诗
惊叹号,或尾声
张枣的“元诗”理论及其诗学实践
张枣诗歌语言的现代性与汉语性
第二辑
一棵树是什么?
评论视角中的策兰和布莱希特
张枣和策兰:寻找一个对应者——“对话方式”和“知音”观念
“对话”和“树”的关联:文化差异
时间中的远方
诗歌细读:从“重言”到发现
张枣的“传统”观
《镜中》诗意空间的生成
面对“传统”的“未来主义”姿态
言说的芬芳:读张枣的《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茨娃密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祖母的“仙鹤拳”
意外的身体与语言“当下性”维度
“小偷”的身体
“吊车”的目光
“桃木匣子”的欲望
“鹤”的诗学
一
二
三
四
第三辑
综合的心智
一
二
三
“伦敦,一座红色的迷宫”
一
二
三
最后的歌吟已远逝
访谈张枣
化欧化古的当代汉语诗艺:张枣研究集是2020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作者颜炼军。
得书感谢您对《化欧化古的当代汉语诗艺:张枣研究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