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欧化古的当代汉语诗艺:张枣研究集

化欧化古的当代汉语诗艺:张枣研究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梳理和探讨了诗人张枣作品的概貌及对其研究视角的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关于诗人张枣的重要、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被成果被精选、编排为专论、读扎、述往、访谈等部分,系统深入地梳理和探讨了诗人作品的概貌、对诗人及其作品研究视角的变迁,藉此捕捉到了诗人对汉语写作进而言之对汉语本身做出的贡献。

张枣作为新诗话语谱系中重要的诗人,对其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着丰厚的积累,本书弥补了张枣研究有成果而无总结之缺憾,为大学文艺批评专业教学活动提供了范本,为诗歌教学者、相关专业学生,及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优质且必要的资料。

张枣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和诗歌翻译家。1962年出生,湖南长沙人,著有诗集《春秋来信》,代表作包括《镜中》《边缘》等。他精确而感性的诗艺,融合和发明中西诗意的妙手,将不同的语言融合在自己的诗歌中,一直风靡无数诗歌爱好者。1986年出国,常年旅居德国,任教于图宾根大学。在国外,他感到漂泊的痛苦,因此写了不少关于怀乡的作品。

作者简介

编者颜炼军,云南大理人,浙江工业大学讲师,著名当代文学评论家。2015年11月,获得第二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著有《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编有《张枣的诗》《张枣随笔选》《张枣译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选说明

第一辑

朝向诗的纯粹

站在虚构这一边

抵抗流亡

张枣:“文化身份”的困扰

一、“传统/现代”的争论与分歧

二、建构“传统”:“日常之神的磁场”的缺失

三、重构“传统”:“文化身份”认同

四、“传统”阐释的危险

五、“汉语性”——文化帝国的语言

诗歌的好故事

绪论

一、浪费

二、流亡

三、对话

四、体物

五、玩偶

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耳甫斯

引子:词具

护身符、练习曲与哀歌:语言的灵魂

两个“古典”,还有一个“叙事”

张枣:扮鬼脸和不扮鬼脸的抒情者

扮鬼脸的抒情者

之外,之外……突破

独一的诗

惊叹号,或尾声

张枣的“元诗”理论及其诗学实践

张枣诗歌语言的现代性与汉语性

第二辑

一棵树是什么?

评论视角中的策兰和布莱希特

张枣和策兰:寻找一个对应者——“对话方式”和“知音”观念

“对话”和“树”的关联:文化差异

时间中的远方

诗歌细读:从“重言”到发现

张枣的“传统”观

《镜中》诗意空间的生成

面对“传统”的“未来主义”姿态

言说的芬芳:读张枣的《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

十一

十二

十三

茨娃密码

祖母的“仙鹤拳”

意外的身体与语言“当下性”维度

“小偷”的身体

“吊车”的目光

“桃木匣子”的欲望

“鹤”的诗学

第三辑

综合的心智

“伦敦,一座红色的迷宫”

最后的歌吟已远逝

访谈张枣

化欧化古的当代汉语诗艺:张枣研究集是2020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作者颜炼军。

得书感谢您对《化欧化古的当代汉语诗艺:张枣研究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8集) 电子书
《东方文学研究集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刊物,是其多年来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每一辑收录的论文,大部分都是当年或头一年在东方文学相关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最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东方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本辑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作家作品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访谈和波斯文学专栏。
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9集) 电子书
本书为《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9集。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围绕着文学理论学科反思所涉及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对象、范围、范式、走向等方面的问题一一进行述评。
都市文人:张岱传 电子书
本书是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书写了明末清初作家、史学家、散文家张岱的一生。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态思潮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与发展趋势,以生态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三个维度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主题与修辞策略、生态叙事价值重估、“本土化”选择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史学价值、诗学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特色,并对其未来“本土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