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

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梳理了污名的负面效应与社会危机,探讨了走出污名之可能与政治文明的社会之可能。

内容简介

污名是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揭示了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系统中一种差异化的存在。本书追溯了污名研究的缘起、发展脉络和理论流派的形成,深入地分析了既有污名研究的问题及其理论困境;从主体建构视角对差异与污名问题进行了辨析和论述;梳理了污名的负面效应与社会危机,探讨了走出污名之可能与政治文明的社会之可能。

作者简介

作者姚星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部分 污名与研究困境

第一章 污名研究及其问题

一 埃利亚斯的内外群体与社会排斥研究

二 戈夫曼的受损身份与自我/社会管理研究

三 污名相关理论及其研究应用

四 研究概况与理论困境

第二章 污名之在及其挑战

一 无所不在的污名

二 污名的既有定义及其局限

三 污名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梳理

第三章 污名悖论及其症结

一 功能之悖

二 风险、代价与反讽

三 去污名与再污名之结

第二部分 差异与污名:一种主体建构的视角

第四章 差异之识

一 差异与类型化认知

二 不同、区别与差异

第五章 污名之辩

一 前污名化:标准认同与差异再生产

二 后污名化:污名的形成与再生产

第六章 污名的主体建构

一 认知即建构

二 认知与真相

三 主体与主体建构

第三部分 污名与政治社会

第七章 政治社会类型及其可能

一 社会类型的划分与政治变迁

二 权力与泛政治及其风险

第八章 污名批判理论

一 污名是一种泛政治

二 污名与非歧视导向的意向性政治

第九章 泛政治主体与政治文明社会

一 走出污名之可能

二 政治文明社会之可能

参考文献

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姚星亮。

得书感谢您对《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拓展的本土化经验和策略。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
边缘地带的治理 电子书
街头、村落作为社会边缘地带,该怎么治理?
回家的路:重回生活的社会 电子书
如果没有对社会的合适解释,我们如何能够希望改变它呢?
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与理论建构 电子书
本书所探讨的“文化研究”作为一个专名,特指兴起于当代英语国家并在当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以大众文化和媒介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思潮、智识活动与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