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梳理了污名的负面效应与社会危机,探讨了走出污名之可能与政治文明的社会之可能。
内容简介
污名是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揭示了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系统中一种差异化的存在。本书追溯了污名研究的缘起、发展脉络和理论流派的形成,深入地分析了既有污名研究的问题及其理论困境;从主体建构视角对差异与污名问题进行了辨析和论述;梳理了污名的负面效应与社会危机,探讨了走出污名之可能与政治文明的社会之可能。
作者简介
作者姚星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部分 污名与研究困境
第一章 污名研究及其问题
一 埃利亚斯的内外群体与社会排斥研究
二 戈夫曼的受损身份与自我/社会管理研究
三 污名相关理论及其研究应用
四 研究概况与理论困境
第二章 污名之在及其挑战
一 无所不在的污名
二 污名的既有定义及其局限
三 污名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梳理
第三章 污名悖论及其症结
一 功能之悖
二 风险、代价与反讽
三 去污名与再污名之结
第二部分 差异与污名:一种主体建构的视角
第四章 差异之识
一 差异与类型化认知
二 不同、区别与差异
第五章 污名之辩
一 前污名化:标准认同与差异再生产
二 后污名化:污名的形成与再生产
第六章 污名的主体建构
一 认知即建构
二 认知与真相
三 主体与主体建构
第三部分 污名与政治社会
第七章 政治社会类型及其可能
一 社会类型的划分与政治变迁
二 权力与泛政治及其风险
第八章 污名批判理论
一 污名是一种泛政治
二 污名与非歧视导向的意向性政治
第九章 泛政治主体与政治文明社会
一 走出污名之可能
二 政治文明社会之可能
参考文献
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姚星亮。
得书感谢您对《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