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重新梳理了西方19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先锋派、当代艺术等艺术观念。
内容简介
本书重新梳理了西方19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先锋派、当代艺术等艺术观念,对艺术“祛魅”的内在文化逻辑、现代艺术范式的内在张力、当代艺术语境的错位、现代美学的合法性危机及其理论的重构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度阐释。在此基础上,本书反思了艺术终结之后的理论危机、超越美学与审美回归论等问题,旨在重构具有中国人文底蕴的艺术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周计武,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艺术理论与美学。著作《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先后获南京大学人文科研原创奖、江苏省人文社科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译著《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导论:一种分析方法》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言 不是艺术的艺术品——回应杜尚的难题
一 艺术与物
二 专注与剧场性
三 艺术之名与艺术界
四 问题与方法
第一部分 艺术的祛魅
第一章 世界的祛魅与艺术的危机
一 艺术的现代性诊断
二 艺术形式的非人化
三 艺术合法化的危机
第二章 艺术的解体与和解
一 从诗到散文
二 辩证的想象
三 艺术的和解
第三章 形象的祛魅与经验的重构
一 形象的魔力:光韵
二 光韵的消散:祛魅
三 拯救性批判:讽喻
第二部分 现代艺术的张力
第四章 艺术话语的现代转型
一 线性的进步观与永恒的现时体验
二 理性的压抑与感性的碎片
三 艺术自主性与无用之用
四 古典、现代与后现代
第五章 现代艺术观念的生产与消解
一 艺术家的传奇:使命体制与天才观念
二 形式的救赎:纯粹与绝对
三 趣味的区隔:艺术消费与文化资本
第六章 现代艺术的创作机制与信仰的再生产
一 从美学判断到社会学分析
二 艺术界:分工与合作
三 合作机制:惯例与共识
四 艺术家的名声:信仰的生产与再生产
第七章 先锋艺术的“雅努斯面孔”
一 先锋与隐喻:审美的政治化
二 先锋与传统:创造性的破坏
三 先锋与庸俗:俗套的发明
四 先锋与颓废:反艺术的艺术
五 先锋、先锋派与先锋精神
第三部分 后现代转向
第八章 范式转型与先锋精神的衰落
一 历史先锋派、后现代主义与先锋精神
二 艺术体制的后现代转型
三 表意实践模式的转变
第九章 当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危机
一 当代艺术之争
二 当代艺术的合法性
三 合法性的危机
四 美学的重构
第十章 当代美学的价值危机及其重建
一 为消费而审美:商品美学
二 艺术化生存:批判美学
三 认识论的审美化:超越美学
第四部分 当代艺术在中国
第十一章 当代艺术的观念旅行与身份建构
一 当代艺术观念的发明
二 当代艺术语境的错位
三 中国符号与中国性
四 身份想象与多元的他者
第十二章 当代艺术生态的社会转型
一 当代艺术的历史分期
二 当代艺术的体制转型
三 当代艺术的群落演变
四 艺术真实的重构
第十三章 视觉文化视野中的当代先锋艺术
一 何谓当代先锋艺术
二 先锋性与当代性
三 形象的凡俗化
四 表征的反讽化
结语 破框而出的当代艺术与艺术批评
一 当代艺术的表征策略
二 加框与去框
三 艺术边界的消失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艺术的祛魅与艺术理论的重构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计武。
得书感谢您对《艺术的祛魅与艺术理论的重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