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调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调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林茂灿著作:汉语语调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一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林茂灿先生的汉语语调研究文集,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中的一本。本书收集了汉语语调、对外汉语声调和语调教学等十几篇文章,有大量的语调实验图,在汉语语调研究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赵元任语调学说与汉语语调

一 赵元任汉语语调学说

二 “代数和”与边界调

三 “橡皮带”比喻与重音

四 感叹语气和命令语气

五 耳朵听到的总语调是节奏

六 语调教学

七 赵元任语调学说与英语的AM语调理论

八 汉语语调研究任重道远

汉语焦点重音和功能语气及其特征

一 引言

(一)赵元任的“代数和”主张和“橡皮带”比喻

(二)焦点的定义

(三)有关学者关于重音和焦点重音的研究结论

(四)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 焦点重音及其特征

(一)研究材料和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 功能语气及其特征

(一)语料

(二)结果

四 结论和讨论

(一)结论:本文研究汉语的焦点重音和功能语调

(二)讨论:语音“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是什么?

参考文献

汉语表情语调

一 汉语情感语调研究

二 表情语调的分类

三 表情语调的语音特征

(一)情感句重音与重音转移现象

(二)情感语调时长(语速)

(三)总体音高变化

(四)情感语调的边界调及其音系表达

(五)嗓音音质

四 无标记感叹句语调

(一)感叹语调与感叹句的关系

(二)研究范围与方法

(三)声学分析

五 普通话命令句语调

(一)祈使句与命令句

(二)边界调的声学分析

(三)命令句的音系描述与语音实现

(四)命令句语调总结

六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探索语调本质

一 引言

二 汉语语调研究概况

三 从音高显示器到语调研究——林茂灿先生的语调研究历程

四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声调

(二)词重音

(三)语句重音

(四)语气

五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的特色

(一)赵元任语调学说及其意义

(二)声学分析和感知实验

(三)冗余率与语音最小载讯元素

(四)普通话语调的最小载讯元素和耳朵听到的“总语调”是什么?

(五)关于正常重音的实验

(六)语调研究的应用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英文书评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on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in Chinese)

References

汉英语调的异同和对外汉语语调教学

一 汉英语调的异同

(一)英语语调及其声学表现

(二)汉语语调及其声学表现

(三)汉英语调在重音和边界调上的不同表现

二 语调教学

(一)边界调教学

(二)重音教学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英汉语调的相似性与对外汉语语调教学

一 引言

二 英汉语调及其相似性

(一)英汉重读突显及其相似性

(二)英汉边界调和其相似性

三 “同”和“异”与对外语调教学

四 结论和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一 引言

二 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一)英汉重读突显的共性和差异共存于其音高曲线中

(二)英汉边界调的共性和差异

(三)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三 英汉语调共性和差异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四 总结与讨论

(一)结论

(二)关于汉语上声的吱嘎声问题

(三)展望

参考文献

口语对话中的语音教学与研究初探

一 疑问代词的功能和句重音

二 口语对话中疑问代词句的功能分类和重音分布情况

(一)口语对话语料库及标注

(二)疑问代词的功能分类

(三)句重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声调和语调教学中的语音学问题

一 引言

二 汉语语调与声调的关系(一)边界调

(二)重音

三 英语音高重音和边界调

四 英汉语调的相似性

五 声调特征和声带紧张度

(一)语音基频与声带紧张度

(二)声调特征和声调紧张度的划分

六 声调教学和语调教学

(一)声调教学

(二)语调教学

七 结论

参考文献

再谈对外汉语声调和语调教学

一 问题的提出

(一)赵元任(1933/2002:745)指出,当一个学习汉语的西方学生正确地说一个句子:

(二)李智强(2011)提出,声调是语音教学的基础。学习者要学好汉语语调,必须先掌握好汉语声调,这是为什么?

二 汉语语调音高与声调音高之间的叠加关系

(一)边界调

(二)重音

三 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一)英汉疑问和陈述边界调的共性和差异

(二)英汉重读突显的共性和差异

(三)英汉重读突显的共性和差异

四 对外汉语语调和声调教学

(一)声调教学

(二)语调教学

五 开展汉语语调与其他非声调语言语调的类型学研究

参考文献

声调和语调的“最小载讯元素”、形态、类型等问题

一 问题提出

二 超音段“最小载讯元素”

三 语调的“最小载讯元素”

(一)边界调音高的上升和下降具有语言的普遍性,是边界调的“最小载讯元素”

(二)重音“最小载讯元素”

四 研究语音“最小载讯元素”的语言学意义

(一)声调和语调“最小载讯元素”与其形态

(二)声调形态与声调类型

(三)语调形态与其类型

(四)语音“最小载讯元素”与语音演变

五 秉持吴先生面向实际的主张,积极揭示语调的真相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汉语语调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茂灿。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语调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语序数范畴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形式与语义互证、定性与定量配合的方法,研究汉语序数范畴的表达。书中细致地分析了汉语序数范畴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的类别,翔实地描写了汉语序数范畴的三大表达形式。全书将研究重点放在序数语法表达式上,揭示了它在句法、语义上的诸多特征,探讨了它的典型性问题,并以“第”和量词的隐现为视点,寻找不同形式之间的区分点,最后概括了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
论英汉语言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七章构成,第二部分由十二篇经典研究文章组成。本书内容涉及翻译理论研究、语境与翻译、风格与翻译、惯用语与翻译、词语与翻译、术语与翻译、杂谈琐义等方面,适用于翻译工作者、任课教师、翻译学习者,对翻译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亦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汉语空间极性词组配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汉语空间极性词与其他词语的组配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组配中出现的空位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挖掘了空位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释,有效地解决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认为,空间极性词能否和其他词语组配,受到极性词自身的语义、组配词语的语义和整个结构的结构义的共同制约,部分空间极性词组配前的语义对立关系在与其他语言单位组配后会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合偶词研究 电子书
为什么“伟大+改革”“实况+转播”这样的搭配协调自然,“伟大+改”“实况+播”这样的搭配却别扭不通?本书作者从语言学专业角度,为您剖析上述语法现象背后的奥秘。作者以1517个合偶词为基础,提出并论证合偶词必须“双+双”使用的四大动因,揭示轻动词述宾合偶、状中合偶、主谓合偶、定中合偶这四类合偶结构的韵律本质和语体本质,充分论证合偶词是韵律、语法和语体交互作用的结果,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合
现代汉语形义错配研究 电子书
本书第一章主要对形义错配的研究现状做一回顾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我的研究构想。第二章详细讨论“V-得”结构以及由其带来的形义错配现象。第三章继续讨论动补结构限制宾语现象,主要涉及V-V动结式的本质,V-V动结式限制宾语现象,以及动补结构的历史来源问题。第四章为具体操作,从韵律语法的视角探索“的”的本质以及形义错配的形成机制。第五章讨论宾语定化及相关结构的句法特点,揭示VO复杂动词的宾语是如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