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林茂灿著作:汉语语调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一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林茂灿先生的汉语语调研究文集,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中的一本。本书收集了汉语语调、对外汉语声调和语调教学等十几篇文章,有大量的语调实验图,在汉语语调研究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赵元任语调学说与汉语语调
一 赵元任汉语语调学说
二 “代数和”与边界调
三 “橡皮带”比喻与重音
四 感叹语气和命令语气
五 耳朵听到的总语调是节奏
六 语调教学
七 赵元任语调学说与英语的AM语调理论
八 汉语语调研究任重道远
汉语焦点重音和功能语气及其特征
一 引言
(一)赵元任的“代数和”主张和“橡皮带”比喻
(二)焦点的定义
(三)有关学者关于重音和焦点重音的研究结论
(四)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 焦点重音及其特征
(一)研究材料和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 功能语气及其特征
(一)语料
(二)结果
四 结论和讨论
(一)结论:本文研究汉语的焦点重音和功能语调
(二)讨论:语音“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是什么?
参考文献
汉语表情语调
一 汉语情感语调研究
二 表情语调的分类
三 表情语调的语音特征
(一)情感句重音与重音转移现象
(二)情感语调时长(语速)
(三)总体音高变化
(四)情感语调的边界调及其音系表达
(五)嗓音音质
四 无标记感叹句语调
(一)感叹语调与感叹句的关系
(二)研究范围与方法
(三)声学分析
五 普通话命令句语调
(一)祈使句与命令句
(二)边界调的声学分析
(三)命令句的音系描述与语音实现
(四)命令句语调总结
六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探索语调本质
一 引言
二 汉语语调研究概况
三 从音高显示器到语调研究——林茂灿先生的语调研究历程
四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声调
(二)词重音
(三)语句重音
(四)语气
五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的特色
(一)赵元任语调学说及其意义
(二)声学分析和感知实验
(三)冗余率与语音最小载讯元素
(四)普通话语调的最小载讯元素和耳朵听到的“总语调”是什么?
(五)关于正常重音的实验
(六)语调研究的应用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英文书评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on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in Chinese)
References
汉英语调的异同和对外汉语语调教学
一 汉英语调的异同
(一)英语语调及其声学表现
(二)汉语语调及其声学表现
(三)汉英语调在重音和边界调上的不同表现
二 语调教学
(一)边界调教学
(二)重音教学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英汉语调的相似性与对外汉语语调教学
一 引言
二 英汉语调及其相似性
(一)英汉重读突显及其相似性
(二)英汉边界调和其相似性
三 “同”和“异”与对外语调教学
四 结论和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一 引言
二 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一)英汉重读突显的共性和差异共存于其音高曲线中
(二)英汉边界调的共性和差异
(三)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三 英汉语调共性和差异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四 总结与讨论
(一)结论
(二)关于汉语上声的吱嘎声问题
(三)展望
参考文献
口语对话中的语音教学与研究初探
一 疑问代词的功能和句重音
二 口语对话中疑问代词句的功能分类和重音分布情况
(一)口语对话语料库及标注
(二)疑问代词的功能分类
(三)句重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声调和语调教学中的语音学问题
一 引言
二 汉语语调与声调的关系(一)边界调
(二)重音
三 英语音高重音和边界调
四 英汉语调的相似性
五 声调特征和声带紧张度
(一)语音基频与声带紧张度
(二)声调特征和声调紧张度的划分
六 声调教学和语调教学
(一)声调教学
(二)语调教学
七 结论
参考文献
再谈对外汉语声调和语调教学
一 问题的提出
(一)赵元任(1933/2002:745)指出,当一个学习汉语的西方学生正确地说一个句子:
(二)李智强(2011)提出,声调是语音教学的基础。学习者要学好汉语语调,必须先掌握好汉语声调,这是为什么?
二 汉语语调音高与声调音高之间的叠加关系
(一)边界调
(二)重音
三 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一)英汉疑问和陈述边界调的共性和差异
(二)英汉重读突显的共性和差异
(三)英汉重读突显的共性和差异
四 对外汉语语调和声调教学
(一)声调教学
(二)语调教学
五 开展汉语语调与其他非声调语言语调的类型学研究
参考文献
声调和语调的“最小载讯元素”、形态、类型等问题
一 问题提出
二 超音段“最小载讯元素”
三 语调的“最小载讯元素”
(一)边界调音高的上升和下降具有语言的普遍性,是边界调的“最小载讯元素”
(二)重音“最小载讯元素”
四 研究语音“最小载讯元素”的语言学意义
(一)声调和语调“最小载讯元素”与其形态
(二)声调形态与声调类型
(三)语调形态与其类型
(四)语音“最小载讯元素”与语音演变
五 秉持吴先生面向实际的主张,积极揭示语调的真相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汉语语调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茂灿。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语调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