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新闻活动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新闻活动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和阐释。

内容简介

《新闻活动论》建构了以“新闻活动”为主线的新的新闻理论体系,这在国内新闻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原创造性。

本书最主要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了新的建构新闻理论体系的路径;二是在不少问题上,如新闻的形态、新闻活动主体的构成与关系、后新闻业时代的开启、新闻符号世界与事实世界的关系等提出了新的思考方法和学术见解。此次为新修版,订正讹误,根据时代发展调整文中一些说法。

作者简介

作者杨保军,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特聘教授(A岗);《国际新闻界》副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次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主要学术著作有“新闻十论”,其中“九论”《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真实论》《新闻活动论》《新闻精神论》《新闻本体论》《新闻道德论》《新闻观念论》《新闻主体论》已经出版。另出版本科教材《新闻理论教程》(2004、2009、2014、2019)、研究生教材《新闻理论研究引论》(2009)。中国知网收入论文20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写在前面的话 “新闻十论”的来龙去脉

致谢

前言

导论:理论新闻学解析

一、 新闻学科的地位与性质

(一)“新闻有学”的一点说明

(二)新闻学科的基本性质

二、 新闻学的独立性

三、 理论新闻学的体系与结构

(一)体系的追求与舍弃

(二)几类体系结构模式

(三)一种新的建构设想

四、 新闻理论研究的变化与趋势

(一)齐头并进的新时代

(二)批评反思的新气象

(三)国际交流的新发展

第一章 新闻活动自身

一、 新闻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活动的基本内涵

(二)新闻活动的本质

二、 新闻活动内容分析

(一)新闻活动内容的历史构成

(二)新闻活动内容的现实构成

三、 新闻传收活动的系统考察

(一)新闻传收的方式或类型

(二)新闻传收要素的构成

(三)动态考察中的环节结构

(四)新闻传收模式的基本构成

四、 新闻传收活动矛盾探究

(一)新闻传播内在与外在矛盾的构成

(二)新闻传播内在矛盾的层次性

第二章 新闻活动主体

一、 新闻活动主体的界定标准

(一)按照职业活动标准的界定

(二)按照参与性标准的界定

二、 新闻传收活动中的四类主体

(一)新闻源主体

(二)新闻传播主体

(三)新闻收受主体

(四)新闻控制主体

(五)四种活动主体的共同特征

三、 新闻活动主体间的关系

(一)新闻活动主体间的总体关系

(二)新闻活动主体间的具体关系

第三章 新闻活动对象

一、 报道对象

(一)新闻事实及其基本特征

(二)新闻事实的构成分析

二、 新闻报道对象的确定

(一)确定报道对象的规律性标准

(二)确定报道对象的规范性标准

(三)确定报道对象的其他标准

三、 收受对象

(一)新闻文本的界定

(二)新闻文本的一般特征

(三)新闻文本的信息构成

(四)新闻文本的价值属性

四、 双重客体的关系

(一)微观层面的对应关系

(二)宏观层面的两个世界

第四章 新闻活动媒介

一、 作为整体中介系统的新闻活动媒介

(一)对新闻活动媒介的一般理解

(二)新闻活动媒介的形态构成与特点

二、 新闻活动媒介功能的宏观分析

(一)建构传收关系的桥梁

(二)传送新闻信息的通道

(三)实现新闻媒体各种功能的基本手段

三、 作为“软中介”的新闻活动媒介

(一)新闻符号中介系统

(二)新闻思维中介系统

(三)新闻传播特有的方式方法系统

第五章 新闻活动原则(上)

一、 真实为本的事实原则

(一)新闻真实本身

(二)实现新闻真实的理念与方法

二、 公正至上的价值原则

(一)公正原则的内在蕴意

(二)新闻公正的实际衡量

三、 追求“及时”“公开”的方法原则

(一)及时传播原则

(二)公开传播原则

第六章 新闻活动原则(下)

一、 对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理解

(一)新闻传播业的本质与特征

(二)历史向度中的变革描述

(三)整体发展的规律探寻

二、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的总体特征

(一)当代世界新闻传播业的一般特征

(二)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运作的特征

三、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

(二)指导性原则

(三)群众性原则

(四)战斗性原则

第七章 新闻传播规律

一、 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与特征

(一)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

(二)新闻传播规律的特征

二、 新闻传播规律的构成

(一)新闻传播效用律

(二)新闻传播选择律

(三)新闻传播接近律

(四)三条规律的基本关系

三、 新闻传播规律的作用方式

(一)新闻传播规律的自发作用方式

(二)新闻传播规律的自觉运用方式

第八章 新闻活动的界限

一、 新闻活动的自主范围

(一)新闻自由的实质

(二)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

(三)新闻自由的特征

(四)新闻自由的实现

二、 新闻活动的界限设定

(一)新闻控制的实质与途径

(二)新闻控制的特征

(三)新闻控制的根据与限度

三、 新闻活动的道德约束

(一)新闻自律的基本结构

(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构成

(三)传播者应有的主要品质

(四)实现新闻自律的主体方法

第九章 新闻活动环境

一、 新闻活动环境解剖

(一)新闻传播的内环境

(二)新闻传播的外环境

(三)新闻传播内外环境的关系

二、 新闻活动环境的特征

(一)存在形态的有形与无形

(二)边界形式的封闭与开放

(三)表现样式的独立与融合

(四)生存方式的稳定与变化

三、 新闻活动与环境系统的关系

(一)新闻业与社会整体环境的基本关系

(二)新闻活动与社会主要子系统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新闻活动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是202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保军。

得书感谢您对《新闻活动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应用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开。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情况,坚持融合协同与创新应用,聚焦理论与实践创新,融合多学科视角、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国情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关注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方法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开。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阐述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胜任力的基础和核心,即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学习、掌握并融合运用的有关社会治理、心理工作、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解读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产生、发展的政策脉络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详细解析,提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方
持续增长:从零搭建企业新媒体运营体系 电子书
把流量变流水,助你搭建一套完整的可持续增长的运营系统。
网络新媒体导论(微课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网络与新媒体系列教材) 电子书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对新媒体领域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