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2版)/国外名校最新教材精选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2版)/国外名校最新教材精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经典教材,介绍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着重讲解该技术的新进展和设计实例,从MOSFET器件的基本物理特性开始,逐章分析CMOS放大单元电路、差分放大器、频率响应、噪声、反馈放大器与稳定性、运算放大器、电压基准源与电流基源、离散时间系统、差分电路及反馈系统中的非线性、振荡器和锁相环等基础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本书还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基本制造工艺、版图和封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书自出版以来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好评和青睐,被许多国际知名大学选为教科书。同时,由于原著者在世界知名公司的丰富研究经历,使本书也非常适合作为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毕查德·拉扎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获奖无数的作家、研究人员、教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无线收发机、宽带数据通信电路、数据转换器。他还是IEEE的院士、IEEE讲师,被公认为国际固体电路会议(ISSCC)近50年中10位作者之一。在模拟电路、射频、高速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领域,他已经出版了7本经典巨著。

章节目录

第2版译者序

第1版译者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2版致谢

第1版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 模拟电路设计绪论

1.1 模拟电路的重要性

1.1.1 信号的检测与处理

1.1.2 数字信号传输中的模拟设计

1.1.3 需求旺盛的模拟设计

1.1.4 模拟设计的挑战

1.2 研究模拟集成电路的重要性

1.3 研究CMOS模拟集成电路的重要性

1.4 本书的特点

1.5 电路设计的抽象级别

第2章 MOS器件物理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MOSFET开关

2.1.2 MOSFET的结构

2.1.3 MOS符号

2.2 MOS的I-V特性

2.2.1 阈值电压

2.2.2 I-V特性的推导

2.2.3 MOSFET的跨导

2.3 二级效应

2.4 MOS器件模型

2.4.1 MOS器件版图

2.4.2 MOS器件电容

2.4.3 MOS小信号模型

2.4.4 MOS SPICE模型

2.4.5 NMOS与PMOS器件的比较

2.4.6 长沟道器件与短沟道器件的比较

2.5 附录A: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

2.6 附录B:用作电容器的MOS器件的特性

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 单级放大器

3.1 应用

3.2 概述

3.3 共源级

3.3.1 采用电阻作负载的共源级

3.3.2 采用二极管连接型器件作负载的共源级

3.3.3 采用电流源作负载的共源级

3.3.4 有源负载的共源级

3.3.5 工作在线性区的MOS为负载的共源级

3.3.6 带源极负反馈的共源级

3.4 源跟随器

3.5 共栅级

3.6 共源共栅级

3.6.1 折叠式共源共栅

3.7 器件模型的选择

习题

第4章 差动放大器

4.1 单端与差动的工作方式

4.2 基本差动对

4.2.1 定性分析

4.2.2 定量分析

4.2.3 带源极负反馈的差动对

4.3 共模响应

4.4 MOS为负载的差动对

4.5 吉尔伯特单元

参考文献

习题

第5章 电流镜与偏置技术

5.1 基本电流镜

5.2 共源共栅电流镜

……

第6章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第7章 噪声

第8章 反馈

第9章 运算放大器

第10章 稳定性与频率补偿

第11章 纳米设计分析

第12章 带隙基准

第13章 开关电容电路导论

第14章 非线性与不匹配

第15章 振荡器

第16章 锁相环

第17章 短沟道效应与器件模型

第18章 CMOS工艺技术

第19章 版图与封装

索引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2版)/国外名校最新教材精选是2018年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毕查德·拉扎维。

得书感谢您对《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2版)/国外名校最新教材精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话传送网(第2版) 电子书
通过本书,读者既可以全面地了解各种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也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这部传送网的技术简史。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 电子书
通信类科普读物,在充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框架之余,将移动通信的神奇与精彩展示给读者朋友。 大话移动通信主要面向初入移动通信领域,或已有一定基础,希望进一步完善自己移动通信知识框架的读者,希望为大家解决学习移动通信知识过程中的以下难题: ·怎么学习移动通信知识 ·学习哪些移动通信知识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爱上单片机(第4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电子爱好者 单片机技术初学者 单片机相关专业师生 《无线电》杂志作者杜洋出品 国内单片机爱好者圈子里的有影响力人物 一本有生命力的单片机学习图书 畅销10年,累计销量突破3万册 不仅学技术,还能获得人生指导
天线测量实用手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准确性。理论的结果必须用实验来检验,而天线参数的测量正好可以作为检验天线设计好坏的基础。在新型天线的研制中,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检验理论阶段的手段,又是独立的研究方法。本书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成 的,书中的测量方法都是由实际天线测量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得来的,解决了许多理论上还不够成熟的课题。 2.广泛性。全面介绍天线的测量。从频率上讲, 低频率从几十兆赫兹,到毫米波(40GHz);从类型来讲,天线的类型包括面天线、线天线等各种形式的天线;从测量方法上讲,既有较原始的测量方法也有目前的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我国5亿个手机用户数还将增大,基站天线的市场空间相当广阔,已引起三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本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测量。 3.实用性。各章节内容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典型测量案例分析,贴近工程实际,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参照具体操作方法,完成工程实际任务。 4.先进性。本书介绍的天线测量系统、仪器都是国内外知名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可拓展性等代表着天线测量的发展方向。 5.规范性。书中内容撰写规范,涉及的标准、协议、接口等符合国内国际标准。
无线通信仪表与测试应用(第3版) 电子书
1.实用性。本书以作者在测试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为依托,配合图形和操作实例介绍仪表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先进性。作者多年来参与我国无线通信测试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执行,深刻把握技术前沿,为本书精选典型的测试实例。 3.普遍适用性。本书所介绍的仪表新旧结合,以国内普遍使用的产品为主、兼顾国际知名厂商和国产仪表,具有普适性、代表性。 4.易学易用性。本书的指标介绍删繁就简、操作介绍简明清晰、测试实例典型翔实。知识结构体系化,便于读者学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