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张世英先生对中西哲学融合的探索的结晶。
内容简介
西方现代哲学的人文主义不满足于传统哲学从感性中直接的东西上升到理解中的东西,以“永恒在场”的抽象同一性或本质概念为事物之根底的“在场形而上学”,而要求回到具体的、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从而转向在场的东西与不在场的然而同样个体的东西结合为一个无尽的整体的哲学观点,哲学的最高任务不再是单纯地达到同一普遍性,而是要求达到了天地间各种不同事物之相通,相融。
哲学所崇尚的把握事物的方式不再是单纯的思维,而是想象。本书依据这种转向,改变了西方传统学主要只是讨论思维,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个别与普遍,具体所抽象等范畴的思维框架,而结合在中国古代哲学拟定的并着重讨论了在场与不在场,显与隐,相同与相通,古与今,思维与想象,言与无言,中心与周边等哲学范畴,最后以诗的语言是人生的家园的论断作为全书的指归。
作者简介
作者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重点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现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5年所著《哲学导论》一书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与自我》《哲学导论》《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论黑格尔的逻辑学》等20余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出版说明
序
导论 哲学的转向
Einleitung Die Wendung der Philosophie Übers.
存在论与认识论
第一章 相同与相通
第二章 说不可说
第三章 真理观的转向
第四章 超越在场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 阴阳学说与西方哲学中的“在场”与“不在场”
第七章 进入澄明之境
历史观
第八章 通古今之变
第九章 传统与现在
第十章 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第十一章 中心与周边
艺术观
第十二章 艺术中的隐蔽与显现
第十三章 谈惊异
第十四章 言与无言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第十五章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第十六章 人与人?人与物?
余论 寓所与深渊
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张世英。
得书感谢您对《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