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

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8世纪英国人了解中国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18世纪的英语书信体小说,作者虚构了旅英华人李安济致友人的信件,借此讽喻英国社会,介绍中国文化。全书共有书信123封,大量涉及中国的故事、寓言、语录、哲理。

中国人李安济曾在广州居住,会讲英语,在欧洲商人的推荐下游历至伦敦。在这里,他广受欢迎,和英国朋友一起游历伦敦各地,和各阶层的人交谈,将见闻印象写信寄给北京礼部大臣冯煌。

李安济离开中国后,他的儿子兴波来欧洲寻父,在途中被俘为奴,后设法逃走并解救一名女奴,父子二人的通信充满戏剧性的变故和道德说教。最终父子二人在伦敦团聚,兴波与他解救的女奴泽丽斯在伦敦完婚定居,李安济则与他的英国朋友继续游历世界。

作者简介

作者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英国18世纪中叶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和戏剧家,他是塞缪尔•约翰逊和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朋友。霍勒斯•沃波尔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有灵感的蠢材”。

他对许多文学形式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有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欢乐喜剧《委曲求全》,还有系列随笔《世界公民》,两首雅致诗歌,即《旅行者》和《荒村》等。

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得他的作品略带讽刺,也流露出一些真情。但他的真情流露又绝不同于一般的伤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简介

前言

第1封信

第2封信

第3封信

第4封信

第5封信

第6封信

第7封信

第8封信

第9封信

第10封信

第11封信

第12封信

第13封信

第14封信

第15封信

第16封信

第17封信

第18封信

第19封信

第20封信

第21封信

第22封信

第23封信

第24封信

第25封信

第26封信

第27封信

第28封信

第29封信

第30封信

第31封信

第32封信

第33封信

第34封信

第35封信

第36封信

第37封信

第38封信

第39封信

第40封信

第41封信

第42封信

第43封信

第44封信

第45封信

第46封信

第47封信

第49封信

第50封信

第51封信

第52封信

第53封信

第54封信

第55封信

第56封信

第57封信

第58封信

第59封信

第48封信

第60封信

第61封信

第62封信

第63封信

第64封信

第65封信

第66封信

第67封信

第68封信

第69封信

第70封信

第71封信

第72封信

第73封信

第74封信

第75封信

第76封信

第77封信

第78封信

第79封信

第80封信

第81封信

第82封信

第83封信

第84封信

第85封信

第86封信

第87封信

第88封信

第89封信

第90封信

第91封信

第92封信

第93封信

第94封信

第95封信

第96封信

第97封信

第98封信

第99封信

第100封信

第101封信

第102封信

第103封信

第104封信

第105封信

第106封信

第107封信

第108封信

第109封信

第110封信

第111封信

第112封信

第113封信

第114封信

第115封信

第116封信

第117封信

第118封信

第119封信

第120封信

第121封信

第122封信

第123封信

译后记

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是202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

得书感谢您对《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别怕,这世界终会爱你 电子书
为了生活,我们常过着在外漂泊、居无定所的日子,内心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这时你是否想过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去寻找片刻的内心宁静?这是逃避型人格的一种表现,但其实,害怕与逃避并不可耻,反而是一种“自我治愈”的过程,是为了下一次启程积攒能量。逃避型人格的世界很大,房间很小,安全感十足。这也是作者的作品特色,以逃避型人格的“逃离现实”的视角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忘忧”童话异世界。作者用“粉绿、明黄、深蓝
做自己,别被世界改变 电子书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句话其实就是指,每个人都有其特殊性。但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我们越来越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现象: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就是指一种随波逐流的沙丁鱼现象。别人考研,我也考研;别人买房,我也买房。总而言之,大家好像都步调一致了。但这种步调一致就真的是好事吗?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被大众的眼光所裹挟。只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 电子书
本书为日本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新世界史(第四辑) 电子书
本辑以“新时代的南亚史研究”为主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