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故事始於1925年代,中國正值軍閥時期。年僅十三歲的周四小姐對少帥陳叔覃一直懷有仰慕之情。在一次帥府辦的宴會中,少帥主動贈予周四小姐一把扇,並詢問她是否已定親。他們很快地戀愛了;原來少帥也愛着她。兩家為世交,傳言周父曾對老帥有恩,因此兩人私下往來更常,旁人也不以為奇,彷彿這是件再也自然不過的事──瀟灑風流的少帥與嫻靜古樸的周四小姐,他們的愛情有如一條潺潺平流的小溪,平靜卻真切動人。
除了描述兩人感情外,書中情節也大量側寫當代軍閥正史及軼事:袁世凱即位復闢、老帥被日本人炸死…。少帥陳叔覃即為張學良的化身,周四小姐則是以張學良的妻子趙四小姐為摹本。
張愛玲原本規劃寫十章,以1936年西安事變作結,但實際僅完稿七章,背景為1930年。
宋以朗先生並請專研張愛玲作品的馮晰乾教授寫了評論,插畫家何倩彤負責書中插畫、設計封面。
推薦語錄:
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先生統籌,並有張學專家獨到的分析、及藝術家何倩彤的插畫。
首次揭露曝光!繼「小團圓」、「雷峰塔」、「易經」後的最新中英小說作品。
少帥以「張學良」、周四小姐以「趙四小姐」為摹本。
融合史實、改寫人物,對人物的刻畫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插圖有現代新穎畫風感,又不失一點張愛玲自身手繪圖的味道。
馮教授佐證以張愛玲與宋淇夫婦的往來信件評析,從愛玲寫《少帥》的動機、前期鍥而不捨的廣泛收集正史資料、中後期受到時代影響、政治時機的敏感、她本人的倦怠……等等;分析得非常精細。
編排依序為宋先生前言、小說中文譯稿、英文原稿及附錄評析。
作者简介
张爱玲其人
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还有,因为我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所以我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欠分明。但我认为,文学的主题论或者是可以改进一下。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许多留到现在的伟大的作品,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觉兴趣,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我在爱玲这里,是重新看见了我自己与天地万物,现代中国与西洋可以只是一个海晏河清。《西游记》里唐僧取经,到得雷音了,渡河上船时梢公把他一推,险些儿掉下水去,定性看时,上游头淌下一个尸身来,他吃惊道,如何佛地亦有死人,行者答师父,那是你的业身,恭喜解脱了。我在爱玲这里亦有看见自己的尸身的惊。我若没有她,后来亦写不成《山河岁月》。我们两人在房里,好像“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与她是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爱玲极艳。她却又壮阔,寻常都有石破天惊。她完全是理性的,理性到得如同数学,它就只是这样的,不着理论逻辑,她的横绝四海,便像数学的理直,而她的艳亦像数学的无限。我却不准确的地方是夸张,准确的地方又贫薄不足,所以每要从她校正。前人说夫妇如调琴瑟,我是从爱玲才得调弦正柱。
———胡兰成《今生今世·民国女子》
我觉得“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于她又有什么损失?
“张爱玲”除了是古井,还是紫禁城里头的出租龙袍戏服,花数元人民币租来拍个照,有些好看,有些不好看。她还是狐假虎威中的虎,藕断丝连中的藕,炼石补天中的石,群蚁附膻中的膻,闻鸡起舞中的鸡……
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李碧华
少帥(張愛玲典藏)是2014年由皇冠出版社出版,作者張愛玲。
得书感谢您对《少帥(張愛玲典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