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鏡頭下的張愛玲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影像、書信、出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遊牧者上路,靠的正是記憶。一九五二年張愛玲離開上海後就未曾回去,赴美後的創作於今看內容不脫重寫、自傳、自白,說明了這些作品如同記憶結晶,不斷折射著她的回返路線。

作者以同時為小說家又為評論家的視角,洞察創作與人生的織理;以影像、哲學、精神分析、創作美學等不同角度與分析脈絡,依據全新出土之書信與著作,重啟張愛玲研究。更以曾為媒體編輯身分與作家張愛玲往返寫信的親身體驗,從張愛玲的小說、劇本、筆記、書信、未完成與散佚稿件……勾勒出一幅比張任何一部作品都更驚人的層層疊疊建構:或者,一切都是小說家的虛構,便虛構地完成了小說家的人生。

繼《孤島張愛玲》後,

小說家學者蘇偉貞又一次對張愛玲的析論與細說

全書以影像、書信、出版三大面向綜論張愛玲的創作意象與內涵

是極具新意與創意的「看張」論述

本書以張愛玲與電影的淵源開始進行析論,曾經參與編劇的〈傾城之戀〉〈太太萬歲〉乃至〈不了情〉,張愛玲究竟欲傳遞何種訊息,以及這些影像作品與其創作,乃至真實生活中的關係,作者皆有深入的論述。

在〈生成-書信:張愛玲的創作-演出〉中,作者有意證明如果釐清張愛玲書信中重要事件之經緯,就能找到張愛玲小說-書信-人生相關的詰問與答案。作者另附記了他任職報社編輯時,與張愛玲的書信往返十數封,寫就〈張愛玲的書信演出──自誇與自鄙〉,其中細膩的析論,可為張愛玲本人性格提供註解。

在〈連環套:張愛玲的出版美學〉,作者援引了二○○九年出版的「自白體」長篇小說《小團圓》作為評說的主體,往復呼應張愛玲與胡蘭成間的情事,乃至其創作與人生,堪為讀者留下一格「張-看」「看-張」的窗。

〈重回前方,台灣行〉收錄張愛玲訪台唯一新聞報導,〈鴉片床與診療椅的心理治療檔案〉從精神分析學角度切入〈金鎖記〉的人物心理及人生悲劇,深刻反射張愛玲孤絕性格。

作者简介

蘇偉貞

祖籍廣東,降生台南。黃埔出身前砲校中校、日日新租書店老闆之女。

知名小說家。現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曾任《聯合報》讀書人版主編。以《紅顏已老》、《陪他一段》飲譽文壇,曾獲《聯合報》小說獎、《中華日報》小說獎、《中國時報》百萬小說評審推薦獎等。著有各類作品十餘種,包括:《租書店的女兒》、《時光隊伍》、《魔術時刻》、《沉默之島》、《離開同方》、《過站不停》、《單人旅行》、《夢書》等。

張愛玲研究者,相關著作包括《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 (1952-1955) 小說》、《描紅:臺灣張派作家世代論》、《魚往雁返:張愛玲的書信因緣》,以及主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編》。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是2011年由印刻出版,作者蘇偉貞。

得书感谢您对《長鏡頭下的張愛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不分手的理由 电子书
渡边淳一都市婚恋“轻喜剧”,以诙谐之笔写就当代人多重情感面具下的啼笑因缘。
我爱样板房 现代简约 电子书
本系列丛书将吸取《非常样板房》些列丛书案例丰富、新颖、参考性强的特点,同时借鉴《我家是五星级饭店》一书在案例解析上的独特性以及针对性强的优点,吸取两方面的长处融于本书的编写中。在版式设计上将吸取时尚杂志的设计元素,将知识性以及欣赏性融为一体。在每一个案例的编写上将会做到详尽而丰富,每一个空间的设计元素会作为重点的阐述对象。
港澳社会:发展视角的解读 电子书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和澳门回归18周年,在这样一个时刻,梳理并出版我对港澳社会的解读,也算是一种庆祝和纪念。
寻墓者说 电子书
本书是对苏联文学史的真实记录,也是对苏联政治、历史真相的揭秘,澄清了俄罗斯文学在苏联时期受到政治扭曲后的一些真实情况。
泡沫 电子书
渡边淳一首部探讨爱情归宿核心命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