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社科院经济所90周年纪念:推出“经济所人文库”。
内容简介
2019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所90周年,为缅怀前辈学人之贡献、传承学术之薪火,也为了系统总结经济研究所历代学者的治学菁华与宝贵经验,经济研究所决定推出“经济所人文库”,系统选编经济研究所学者的代表性论著,首批面世者凡四十部,本书即为其中之一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总序
编者说明
作者小传
论中国地主经济制与农业资本主义萌芽
一 中国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
二 农业生产力及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三 主佃间封建依附关系的松解
四 封建雇佣向自由雇佣的过渡
五 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过程及发展道路
六 商品经济、封建宗法势力与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发展的关系
七 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长期停滞
论明清时代农民经济商品率
一 前言
二 关于各类地区农民粮食生产商品率的估计
三 以粮食作物为主买布而衣类型区农民经济商品率
四 以粮食作物为主兼事植棉纺织或兼事蚕桑类型区农民经济商品率
五 以植棉或蚕桑为主兼事棉纺织类型区农民经济商品率
六 其他经济作物同粮食作物混合生产类型区农民经济商品率
论清代前期的土地占有关系
一 农民的反抗斗争和清政府的赋役政策在变革土地关系上的作用
二 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和土地兼并
三 地主身份地位及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
论清代后期恢复及强化封建土地关系的政策措施
明清时代的地租
一 地租形态的变化
二 地租额和地租率的增长
三 租佃间封建依附关系的松解
论明代封建土地关系
一 从产品分配关系看明代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二 从集团关系看明代封建土地关系的变化
西周封建论
一 经济关系是论证古代社会性质的基本标志
二 封建性在农民独立个体经济方面的反映
三 封建性在助法——劳役地租方面的反映
四 封建性在生产劳动者社会地位方面的反映
五 等级政治结构和典型宗法制与封建领主制的直接联系
关于研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的方法论问题
论李自成的“均田”纲领口号的时代意义
一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等级及阶级关系的变化
二 农民起义由反人身压迫到反封建地权
三 李自成“均田”纲领口号的历史意义
再论地主制经济与封建社会长期延续
一 把封建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和商品经济的相互联系作为考察问题的出发点
二 地主制经济能较大限度地适应封建土地关系的变化
三 中国地主制经济能较大限度地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 地主制经济制约与商业资本转移倾向
五 结束语
明清时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一 前言
二 地主和农民占有的升科纳税的民田
三 封建贵族占有的优免田赋的庄田
四 屯军耕种的地租和田赋合一的屯田
五 结束语
从地权形式的变化看明清时代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一 国家屯田、贵族庄田和官兵旗地向民田转化
二 官绅地主与庶民地主的相互消长
三 生产劳动者佃雇农身份地位的变化
编选者手记
《经济所人文库》第一辑总目(40种)
李文治集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得书感谢您对《李文治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