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网络法治研究

数字经济与网络法治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数字经济与网络法治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数字经济大趋势,信息的对称,资源的节约,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均衡化,在“互联网”新兴业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的同时,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产业创新的空前活跃,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层出不穷,诸多热点法律问题如对电商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网络安全、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等都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和法治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本书对这些亟待解决的互联网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编者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让法治助力数字经济

第一编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帮助侵权注意义务之认定:“最佳审查者”标准

一、对著作权法中引入“通知—删除”规则的重新审视

二、“理性人”标准之不足:裁判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

三、“最佳审查者”标准:定义、合理性及其功能

四、对可能质疑的回应

五、“最佳审查者”标准的缺点及其克服

六、结论:“最佳审查者”标准兼顾了法秩序的确定性与正当性

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的移植与变异

一、帮助侵权模式下的不和谐之音

二、美国模式的基本特点

三、变异发生的逻辑路径

四、变异的后果及其影响

五、结论和启示

网络人身权侵权平台责任解析

一、美国《传播风化法》第230条款的前世今生

二、美国互联网平台责任的特点

三、结论

搜索引擎对侵扰性自动提示内容的责任

一、基本案情及相关问题

二、搜索引擎的属性及责任

三、侵扰性内容的判断及“被遗忘权”的影响

四、总结

网络平台中立行为行政责任的司法认定

引言

一、民刑两极化的司法回应模式

二、网络平台中立行为行政规制的异化

三、中立行为行政责任的出发点:是否具备可罚性?

四、网络平台中立行为行政责任的司法认定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侵权的平台主体责任

一、自媒体的内涵界定和特征分析

二、自媒体侵权的特征和类型

三、自媒体侵权行为责任主体的分析

四、自媒体平台承担责任的规定及相关问题分析

五、代结语:自媒体平台责任设计中的利益平衡

第二编 个人数据保护

数据的权利化困境与契约式规制

一、数据与信息:媒介与本体的二维剖析

二、权利化困境:数据财产权的证成掣肘

三、契约式规制:数据交易纠纷化解路径

四、结语:大数据时代权利泛化下的契约审思

公法先行还是私法先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定位前瞻

一、中国的保护现状

二、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

三、中国未来向何处去?

四、版权法的历史进程的对比

五、余论

搜索引擎服务商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被遗忘权的成立路径

三、搜索引擎服务商的信息控制地位及义务边界

四、被遗忘权的本土化:基于一种新型一般人格权的配置

五、结论

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模式比较研究

一、德国个人数据立法模式——统一立法下的联邦和州两级制

二、美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模式——分散式立法

三、美、德立法模式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四、美德立法模式之利弊分析

第三编 “互联网+”相关产业治理中的法律问题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法律责任研究

一、新食品安全法第三方平台责任规定的理解

二、落实网络第三方平台责任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完善网络第三方平台责任制度的基本理念

网络预约出租车本地牌照和户籍限制的审查与规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发挥物的效用”和“收益”条款构成私家车从事客运的规范依据

三、网约车运营服务体现了极强的社会关联性

四、网约车本地牌照和户籍限制的合法性审查

五、合理性审查

六、结论与讨论

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分析及风险防范

一、网约车的运营模式及其风险分析

二、现行法律将网约车平台定位为承运人是不合理的

三、网约车平台不是居间商

四、网约车平台与司机之间不是承揽合同关系

五、纯化网络交易平台责任——网约车平台定位的新思考

第四编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出版视域下的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规则研究

一、数字出版环境下版权传播、交易、保护模式的新变化

二、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规则具有“双刃剑”作用

三、从反规避规则到优化权利管理系统

新兴技术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挑战:亦敌亦友?

一、概述

二、世界范围内对于技术措施的立法保护

三、集体管理制度在数字时代的重要性:对技术取代论的反驳

四、结论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合作治理

一、引言

二、分级治理机制(the Graduated Responses System)

三、合作治理模式的评估:合作机制的可行性与治理效果

四、合作治理模式的启示

五、结语

域名与商标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争议域名是否属于商标的合理使用

二、域名中存在商标的合理使用

三、指示性使用规则适用于域名的关键在于是否导致网络用户的混淆

四、判断域名是否构成指示性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五、网站的非商业性或表达性

六、结论:对微信域名案的评判

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理念:反思与重塑

一、问题与意图

二、考察与反思: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理念的不同认知

三、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理念的重塑:社会整体利益

四、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落实“社会整体利益”的方法

五、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理念的具化:类型化思考

六、结语

商业方法的可保护性研究

一、商业方法专利的含义

二、美国2014年后对待商业方法发明专利的态度

三、欧洲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实践

四、我国对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实践

五、余论:商业方法在专利之外的保护可能性

第五编 网络犯罪治理

海峡两岸窃取网络虚拟财产刑法规制之比较研究

一、问题的源起

二、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之定性标准的判定

三、“双层空间”下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之量化机制的厘定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刑法教义学展开

一、问题的提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正当性根基

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内涵

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边界

第六编 网络空间治理

刍议“网络空间主权”

一、问题的源起:网络自由主义的发展

二、网络空间“主权化”趋势和网络自由主义的式微

三、网络空间主权的表现

四、结论

评述《电影产业促进法》背景下的电影审查制度

一、《电影产业促进法》关于电影审查的主要规定

二、《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电影审查的修改完善

三、对《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审查制度的评述

四、结论

网络第三方账号登录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及用户协议适用问题刍议

一、网络第三方账号登录活动中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技术关系

二、网络第三方账号登录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及用户协议适用问题

三、网络第三方账号登录活动中的用户协议适用问题之解决途径

四、结语

第七编 立法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法》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设立

第三章 运行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数字经济与网络法治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申卫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数字经济与网络法治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济法教程 电子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经济法”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企业法律制度、市场行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经济犯罪的处罚与经济纠纷的解决。本书内容新颖,反映了经济法立法和学科研究的**新情况;体系科学,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习;难易程度适中,每节均附有思考练习题,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
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蓝皮书(2016) 电子书
本蓝皮书共分为“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基本情况”“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因”“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保障及存在的问题”以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四个章节。其中对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现状、犯罪特征、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实名制”背后的“记名制”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开户模式,发布了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的十大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与对策,包括提出制定
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1(2017)(法治蓝皮书) 电子书
从落实司法为民、推动司法公开、规范司法权运行、提升司法能力、服务国家治理等方面对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
民商事立法研究:共识、问题与对策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讨民商法背景下的立法实施,解决供给侧改革问题,实现国内法制与国际接轨。
经济法(第2版) 电子书
本书是为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因此本书在内容和体例上与政法院校的经济法教材有很大的差异。在内容设置上,本书并不过多讲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历史沿革、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更不去解释经济法不同流派之间的争议,除了简单介绍经济法基础理论外,主要选取了与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关系**为密切的十项基本的经济法律制度加以阐述。在体例上,本书注重通过案例来解释重要的法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