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研究(南湖法学文库)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研究(南湖法学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知识产权侵权特点与责任论述

内容简介

对知识产权造成的损害,具有特殊性。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垄断性,反映到被侵权的特点上,表现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很容易发生、破坏性大、影响面广、甚至超越国界。本书针对知识产权的侵权特点,分别就专利侵权、商标权侵权、著作权侵权和商业秘密侵权各专门领域进行论述,并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进行整体性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唐义虎,安徽东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于中南政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于中南政法学院获得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民商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主要著作有:《物权变动问题研究》《信托财产权利研究》等专著,参编著作两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一、专利侵权问题

二、商标侵权问题

三、著作权侵权问题

四、商业秘密侵权问题

五、关于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整体思考

第一章 专利权保护范围与侵权责任

第一节 被侵权对象的判断: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一、专利权利要求书

二、对于权利要求的理解与解释

第二节 专利侵权的中心与边缘: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

一、侵权形态的区分

二、直接侵权的判定

三、关于专利间接侵权

四、持有专利侵权产品:直接侵权还是间接侵权抑或即发侵权

五、关于专利网络侵权问题

第三节 侵权范围的适当限制:专利侵权的归责原则

第四节 专利侵权责任的承担

一、停止侵害

二、关于即发侵权与民事责任

三、损害赔偿

第五节 专利侵权抗辩事由

一、专利权无效抗辩

二、现有技术(设计)抗辩

三、在先专利抗辩

四、先申请专利的抗辩

五、已经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许可抗辩

六、“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抗辩

七、非经营目的抗辩

八、“合法来源”的抗辩

九、其他抗辩

第二章 扩张与限制:关于商标侵权责任

第一节 利益衡量与自由限度:商标权侵权的归责原则

第二节 核心问题:混淆与淡化

一、商标的构成与商标的功能

二、我国《商标法》对于商标侵权的规定

三、向混淆可能性标准的过渡:我国以往实践中的商标侵权判断

四、混淆可能性:国际条约及一些国家的相关规定与解释

五、商标权的扩张:商标淡化侵权的追究

第三节 关于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

第四节 商标权进一步扩张:网络商标侵权责任制度

第五节 商标权侵权的责任承担

第六节 商标权侵权抗辩

一、商标权无效抗辩

二、商标权用尽及平行进口

三、在先权利抗辩

四、合理使用

五、非商业性使用

六、“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抗辩

七、“合法来源”抗辩

八、权利懈怠抗辩

第三章 著作权专有领域与侵权责任的判定

第一节 概念扩张与制度演进:关于著作权损害事实

第二节 权项的制度设计与加害行为的违法性

一、理论争鸣

二、权项的制度安排与行为违法的分析判断

第三节 关于侵权构成的因果关系和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侵权构成的因果关系

二、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四节 权利扩张与责任判定:关于间接侵权

第五节 科技挑战与制度回应:关于网络侵权

一、无过错侵权与过错侵权

二、共同侵权(包括帮助、教唆侵权)

三、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以判断教唆、帮助

四、通过立法解决著作权网络侵权问题的建议

第六节 关于侵权抗辩

一、权属抗辩

二、权利限制与例外:合理使用抗辩

三、法定许可

四、授权许可

五、著作权穷竭

六、关于平行进口抗辩

七、关于合法来源抗辩

八、作品已过保护期

九、关于时效完成抗辩

第七节 著作权侵权的具体判断

一、对于有效著作权的判断

二、对于抄袭剽窃侵权认定的“三段论”

三、权利范围、侵权类型以及侵权判定方法

四、关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列举式规定

五、关于著作权登记公示问题

第八节 研究结论与打击侵权以及化解侵权的建议

第四章 特殊形式:商业秘密侵权责任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模式

一、合同法保护

二、公司法保护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四、侵权责任法保护

五、刑法保护

六、立法完善构想

第三节 商业秘密侵害行为形态、责任判定以及归责原则

一、商业秘密侵害行为形态

二、商业秘密侵权责任判定

三、关于商业秘密侵权责任的过错责任原则

第四节 商业秘密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一、禁令(停止侵害或有关行为)

二、损害赔偿

三、其他责任方式或救济措施

第五节 商业秘密侵权的抗辩事由

一、独立研发获得

二、反向工程获得

三、转让或许可获得、授权使用

四、关于公共利益抗辩

五、善意第三人的合理依赖

六、有关技术或者信息已经公开

七、关于时效

第五章 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整体思考

第一节 逻辑起点:损害结果及其判定

第二节 侵害行为及其违法性

一、侵害行为因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不同而不同

二、关于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违法性判断

第三节 因果关系及其判断

第四节 理论纷争与制度反思: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

一、理论争鸣

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间接侵权抑或过错责任

三、制度反思

第五节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承担

一、停止侵害

二、关于“即发侵权”与民事责任

三、损害赔偿

四、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制度安排

五、关于侵权预防措施

结论与推论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研究(南湖法学文库)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唐义虎。

得书感谢您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研究(南湖法学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5辑) 电子书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简称《知竞研究》)是由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湖北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以书代刊形式的学术性连续出版物,每年出版两辑。本刊力求汇集百家观点、砥砺学术思想、凝聚学术共识、研拟法治策略,赓续往学,推陈出新,力争为推动中国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略效绵力。
企业知识产权合规实务与指引 电子书
为了帮助企业识别风险,尽早做好知识产权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做好知识产权合规工作,大成深圳知识产权部集合部门力量撰写了本书。全书按照知识产权通常分类标准分成专利篇、商标篇、著作权篇、商业秘密与竞业禁止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篇、不正当竞争及其他篇共六章。专利篇、商标篇、著作权篇(包括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方面的内容)、商业秘密与竞业禁止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篇五章。不正当竞争及其他篇主要涉及不正当竞争
北外法学(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电子书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第1期,共包括16篇文章,分为刑事法律研究、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国际法与国别法研究、民商事法律研究四大板块。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2卷) 电子书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承办刊物,本册是第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