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个日本人从观察日常实际的生活入手,来了解你可能都没有注意到的真实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1935年在日本出版时原名《活中国的姿态》。内山完造自陈观察中华文化垂二十年,中国文化有“文章文化”和“生活文化”的分别,仅通过文献的途径考察中国难免片面。作者凭借常年旅居中国的生活经验和汉学功底,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作出了自己的描述和看法,其中的同情和批评依旧值得国人警醒。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从观察日常实际的生活入手,来了解另一个缺乏关注,也更为真实的中国。书后附录了蒋百里的《日本: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对比阅读,更有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汉名邬其山,1913年来中国,1917年在上海北四川路魏盛里开设内山书店,1927年结识鲁迅,之后成为挚友。1935年《活中国的姿态》在日本出版。1945年10月内山书店被中国政府接收,1947年12月内山完造被中国政府强制遣返归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日中友好工作,1959年9月2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

绪论 文章文化与生活文化

一 帮之一种

二 零买较贱

三 生命与权利

四 三类根性

五 一种习惯

六 便茶

七 剩饭

八 又一剩饭

九 相互扶助之宴会

一〇 因人定价

一一 生活符号之文字

一二 有限公司无法赢利的背后

一三 彻底的实际生活

一四 某日之交易谈话

一五 中国人个人主义乎

一六 钟之音

一七 赌博之概念

一八 关于洋纱

一九 饭店之二景

二〇 对于商品之注意

二一 偷与落

二二 关于天井

二三 木与竹

二四 不全力倾注必败

二五 福禄寿

二六 绑票

二七 天无绝人之路

二八 殉教

二九 口言谢则失其亲切

三〇 劳资协调

三一 中国人的生活

三二 针尖和拳头

译者附记

译者简介

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

绪言

第一章 几个自然条件

第二章 几段历史事迹

第三章 明治大帝

第四章 欧战

第五章 固有的裂痕

第六章 军人思想之变迁

第七章 政治

第八章 财政经济

第九章 外交

第十章 精神上的弱点

第十一章 黄金时代过去了

第十二章 结论——物与人

这本书的故事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是2015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内山完造。

得书感谢您对《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转型与交往:一个工厂的劳工民族志 电子书
本书是对一家棉纺织厂历史的追溯和挖掘。作者使用工厂档案、职工口述史资料、新闻报道和田野观察得来的材料,尝试从职工生产、生活、经济、教育、医疗的交往以及社会记忆方面客观描绘该厂的历时变迁和职工的真实生活,讨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工厂改制给普通职工的生产空间、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的变化,以及应对这些变化的方式和方法。
价值观经济与服务型品牌 电子书
以明确的品牌目标与价值观应万变,在变化环境中脱颖而出。
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 电子书
本书全面梳理了全球治理的理论框架和历史沿革,并重点论述中国在经济、金融、货币、能源、气候变化、粮食、发展援助机制、网络空间安全、应对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等12个领域对全球治理体系的作用与贡献,然后进一步提出增强中国作用与贡献的途径和建议。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一个知识共同体的学科贡献 电子书
遵循以“情境化”、“六经注我”为主以及“从描述到阐释”的学术路,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勾勒出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的芝加哥学派的整体性图景。
农民工职业健康服务管理:一个组织社会责任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基于组织社会责任的视角,把职业健康服务管理视作企业组织社会责任的基础,探讨职业健康服务管理实现的内外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