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知日本——一个中国人的东瀛履迹

观知日本——一个中国人的东瀛履迹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教授徐静波多年来行走日本所见所感、所思所得的文本记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徐静波多年来行走日本所见所感、所思所得的文本记录,同时也糅合了他对日本文化、日本社会三十余年的研究心得,取名“观知日本——一个中国人的东瀛履迹”,是说这部随笔集是基于个人的观察和体会,将所履之地的见闻及其历史文化、人物掌故通过含情之笔和盘托出,引发读者恬淡温婉的感受。所选二十余篇随笔,笔致生动细腻,内容丰富翔实,情思穿梭于现实与历史、景点与文化之间,颇具东瀛和静之美。

编辑按:本书作者徐静波,为复旦大学教授,不是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作者简介

作者徐静波,出生于上海,曾在神户大学、京都大学等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徐静波著作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和食的飨宴》《观知日本》《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1945》(合著)等8种。徐静波译著有《白河夜船》《蹇蹇录》《日清、日俄战争》等12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1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四国杂记

原爆纪念馆天际的一抹斜阳

足利的“学校”和江户的“昌平黉”

乡居上田

美术长野

诗情轻井泽

日清媾和纪念馆

萩市行旅

山间小城津和野

神户古旧书市淘书记

京都黄檗山万福寺踏访记

尾道:一座与文学和电影结缘的海港小城

邂逅了江南风情的仓敷

江户时代的驿站

离宫的秋色

这里是日本吗?现在是——冲绳散记

神保町的旧书店街

由佩里纪念公园所想到的

京都的茶屋和茶寮

白河夜船

鹿儿岛,曾经的地名是萨摩

小泉八云在熊本的足迹

半篇有田町游记

没有日本茶的“吃茶店”

后记

观知日本——一个中国人的东瀛履迹是201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静波。

得书感谢您对《观知日本——一个中国人的东瀛履迹》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党员干部必知的中国力量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知应会知识的介绍与简要解说。它分为历史·朝代、外交·通使、典章·制度、哲学·思潮、典籍·文字、文学·曲艺、书法·绘画、建筑·工程、文物·考古、科技·发明、中医·中药、风尚·习俗12个方面,将中国古代文化的成就进行展示,内容深入浅出,流畅而好读,能为增强党员干部提供有力的学习资料,从而为实现文化自信提供动力,是一本值得推广的传统文化读物。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科技、数学、医学
战败: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电子书
忏悔、顽抗、认输、甩锅……打开本书,洞察一个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末日24小时。
日本冲绳华裔中的阮氏族群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阮氏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为切入点,追溯冲绳阮氏跨境联宗的发展历程,解读日本和中国阮氏宗亲在跨境互动中体现的亲情与隔阂及其历史原因。通过对两国三地阮氏民俗文化的零距离观察,对其成员的深度访谈,对其书信往来的条分缕析,阐明两国三地阮氏的文化异同与认同心态,形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将有可能促使民间的跨境联宗活动跃上一个新的起点。
谁说日本没有战国 电子书
故事以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展开,在对历史详加考证的基础上,以北条早云、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六位家喻户晓的名人为主线,从1467年日本室町幕府政权发生“应仁之乱”为起点,至1615年德川家康消灭丰臣秀赖的势力并稳定了江户幕府这段战国时期的所有重要事件。
古法今观 水经注 电子书
本书以河流为纲,记述了河流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山脉、土地、物产、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兴衰、水利工程、历史遗迹等古今情况,并且具有明确的地理方位和距离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