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研究

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从道德与人的本体关系上对道德教育的一种学理性探讨。

内容简介

书中针对现代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从生命的自我观照出发,本书将德育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放在道德自我的建立上,旨在从根源上寻求中国学校德育的根本性变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从遵守道德规则走向道德自我的建立

一、规则本位:道德教育现代困境的症结

二、关注自我:道德教育的应然转向

(一)对道德的认识应该从人的“自我”出发

(二)道德教育应达成人的道德自我的建立

三、人的自我发展的缺场:当代中国学校德育的现实省视

(一)道德教育对人的自我发展的忽视

(二)教育学理论对人的自我发展研究的薄弱

四、本书的研究理路

第一章 有关“道德自我”问题的理论钩沉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哲学史上探寻“自我”的历史轨迹

(二)心理学史上对“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哲学中与“道德自我”有关的思想

(一)康德的“自律”概念

(二)王阳明的“良知”学说

(三)唐君毅的“道德自我”观念

(四)当代国内哲学中对“道德自我”的认识

三、心理学视野中与“道德自我”有关的思想

(一)对“道德自我”的一般理解

(二)国内对“道德自我”的一些新认识

四、“道德自我”作为教育学概念的内涵分析

(一)“道德自我”的概念界定

(二)道德自我的特质

(三)道德自我的功能

第二章 教育立场下道德自我的本质与存在

一、“道德自我”的生命形态

(一)道德自我的生命本性

(二)道德自我的“解放性”形态

(三)道德自我的“独立性”形态

(四)道德自我的“时间性”形态

(五)“道德自我”生命形态的整合性认识

二、“道德自我”的实践品性

(一)实践

(二)道德的实践本性

(三)具有实践品性的道德自我

第三章 道德自我的建立:道德及其教育意义

一、道德自我的建立与道德教育的使命

(一)逻辑层面的考察

(二)价值上的选择

二、道德自我的建立与时代召唤

(一)价值多元社会的诉求

(二)信息网络时代的呼唤

(三)青少年道德成长的需要

第四章 自我的遗失:道德自我形成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生命存在的压抑:自我在社会历史中的沉沦

(一)文化传统对自我的贬损

(二)政治意识形态对自我的遏制

(三)道德体系破裂下自我的迷失

二、生命精神的泯灭:教育对自我的遮蔽

(一)自我价值的丧失:“无我”的道德教育观念

(二)自我超越的失落:人文精神培养的淡漠

(三)自我存在的排斥: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筹划

(四)自我独立性的否定:抽象理性的无限膨胀

(五)自我发展的剥夺:教育关系方式的单维化

第五章 培育道德自我的现实依据

一、当今时代人的自我意识增强

二、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发展逐步走向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

(一)主体、主体性思想进入教育领域

(二)道德教育理念从“教”向“学”的转变

(三)意义的自我建构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

三、青少年学生具备道德自我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青少年学生心理和意识发展的特点

(二)青少年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为道德自我

第六章 道德自我建立之教育达成

一、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二)道德教育必须以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

二、基于道德自我培养的学校道德教育变革

(一)教育目标:扩展个体自我认识,升华生命价值内涵

(二)课程形态:实现从知识形态向生命意义形态的转变

(三)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从控制分离走向交往对话

(四)教师角色:自觉转变道德观念和教育行为

三、生命实践思维下道德自我的培养过程

(一)德性潜能的唤醒

(二)道德自育的激发

(三)道德批判力的培养

(四)道德实践的参与和创造

结语 寻求道德教育的阿基米德点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后记

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研究是201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戴岳。

得书感谢您对《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 电子书
作者运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和见解,引导读者通过利用镜映的原理去理解自己、他人、社会文化对自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学会利用大脑的功能,定向发展自己的优势。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 电子书
了解和研究保安族这一民族不可错过的作品。
教师职业道德 电子书
本书是全国百所高校规划教材·教师教育精品教材中的一本。
自我管理能力训练 电子书
从认识自我、时间管理、学习管理、计划管理、情绪管理、挫折管理、心态管理、健康管理八个模块入手,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并为个人及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