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亮:镜头下的真实中国

竹内亮:镜头下的真实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拍摄手记,记录了竹内亮从日本移居中国,并坚持用外国人的视角客观记录中国故事的点滴。

内容简介

书中以竹内亮的纪录片作品为主线,通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华为的100张面孔》《走近大凉山》等一系列作品,展现了竹内亮眼中的真实中国。

作者简介

作者竹内亮,日本知名纪录片导演,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特约教授。1978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县,2013年移居中国南京,代表作品有《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和饭团》《华为的100张面孔》《走近大凉山》等。

获有南京市人民政府“金陵友谊奖”、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江苏省人民友好使者”、2020 “微博年度影响力事件”抗疫榜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编者序 亮叔的三个“标签”

第一章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我决定住在中国

移居中国的初心

第二章 疫情、隔离、摄像机

令人措手不及的疫情

东京街头的鞠躬少女

中日防疫,天壤之别

第三章 《南京抗疫现场》的诞生

隔离之后的震撼

这个纪录片从日本“火”到中国

“熊猫的报恩”

第四章 好久不见,武汉

深埋内心的策划

请记录下我的故事

后会有期,武汉

第五章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

“出圈”后的福利

把中国经验传到海外

中国,速度!

中外“冰火两重天”

第六章 少年中国

向前奔跑的中国人

中国的“后浪”

教育无小事

第七章 通过对话避免误读

和“华为”的理念之争

日本主妇在中国“获得自由”?

想听真话 先听“坏话”

第八章 从“和饭”到“华饭”

从日本到中国 再从中国到日本

希望在年轻人

后记

编者后记

竹内亮:镜头下的真实中国是2021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竹内亮。

得书感谢您对《竹内亮:镜头下的真实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风知素心:咏梅兰竹菊词三百首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金缕曲·咏竹;金缕曲·画菊;金缕曲·咏兰;金缕曲·咏梅;沁园春·咏菊;沁园春·咏梅;沁园春·兰花;沁园春·咏竹;青玉案·咏梅;青玉案·咏兰等共三百首。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态思潮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与发展趋势,以生态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三个维度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主题与修辞策略、生态叙事价值重估、“本土化”选择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史学价值、诗学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特色,并对其未来“本土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创业情怀(下) 电子书
本书共计收录了101位作者的138篇文章,这些作者都是1968年之后的10年中参与“创业农场”垦荒建设的各地知青。他们以创业铭心的情怀,描绘了3000多名知青战友共同经历的点滴往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那段特殊历史中这群年轻人的人生磨砺。
性别视角下的天津文学与当代文化 电子书
本书以地域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化现象为媒介,对性别理论进行了现实呈现。书中首先对女性主义的产生,以及黑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了解读和阐释,是因为最初的女性主义思潮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与中国女性的处境有颇多相似之处;其次,从性别理论视角对天津这一地域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性别理论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一些与性别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展现了诸多现象中所包含的性别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