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对心内科医生开阔思维、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非常有帮助。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总结了临床常见或罕见的继发性心脏病,包括内分泌性、肾性、贫血性、风湿免疫性、神经性、医源性等等。很多心血管疾病是由继发性因素所致,通过继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总结,能提醒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这些疾病,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多科合作,整合医疗资源,减少弯路,达到最佳的医疗。
作者简介
编者孟晓萍,留美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心实验室主任。1993年赴美国Emory大学医学院进修,主要从事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完成博士后研究,完成了三项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学会及两项心脏病研究学会资助的科研项目,尤其是在不稳定斑块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13篇文章在美国的权威医学期刊,曾经连续两届担任美国亚特兰大华人生命学会付会长,曾经四次获得教育部春辉计划资助回国讲学及学术交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序
前言
第一章 内分泌性心脏病
第一节 肢端肥大性心脏病
第二节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与心血管病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与心脏病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甲状旁腺功能与心脏病
参考文献
第五节 皮质醇增多症与心脏病
参考文献
第六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与心脏病
第七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心脏病
参考文献
第八节 肾上腺髓质增生症及嗜铬细胞瘤与心脏病
第九节 糖尿病与心脏病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肾性心血管病
第三章 贫血性心脏病
第四章 脚气病性心脏病
第五章 高原心血管病
第一节 高原性肺水肿
第二节 高原性低血压
第三节 高原性高血压
第四节 高原性心脏病
第六章 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精神心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第二节 “双心医学”发展史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双心医疗”临床实践中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第四节 现阶段心血管科的双心医学模式
第五节 临床实践中常见双心病例举例
第七章 医源性心脏病
第一节 医院获得性感染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
第八章 肿瘤与心脏病
第九章 艾滋病与心脏病
第十章 非心脏病药物、电流、毒药及放射线对心脏的影响
第十一章 心血管药物有害的相互作用与并发症
第十二章 创伤性心脏病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与心脏病
第一节 脑梗死继发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脑梗死继发心电图表现
第十四章 围妊娠期、围更年期心脏病
第一节 围妊娠期心脏病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更年期心脏病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烟草依赖与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
第十七章 继发性心肌病
第一节 多发性肌炎继发心肌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第三节 遗传性共济失调继发性心肌病
第四节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继发性心肌病
一、心脏损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二、心脏损害与dystrophin基因的关系
三、心脏损害的发生机制
四、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
五、心脏损害的预防与治疗
第五节 Becker肌营养不良继发性心肌病
第六节 结节病性心脏病
第七节 血色病性心肌病
第八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第九节 放射性心脏损害
第十节 药物性心肌病
第十一节 中毒性心肌病
继发性心血管病是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孟晓萍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继发性心血管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