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略思维论

中国军事战略思维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李际均将军军事斗争和理论研究生涯的收官之作,也是其一生军事斗争和理论研究的结晶。因此,本书无论对于加强我军军事理论体系建设、指导当前极其复杂的国际军事斗争实践,还是提高全民族战略思维品质,提高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着重从理论层面全面阐释军事战略思维,分别从战略文化与战略学研究、认识论与方法论、军事辩证法、战争与和平等角度阐释了军事战略思维的内涵、价值、研究领域,并从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论述了中国的安全环境问题;下编侧重从军事战略思维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的战争历史及实践做了比较系统的回顾和考察,在此基础上,又从战略遗产的角度论述中国的国家安全状况及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的军事改革特别是陆军改革问题,对我国当前的国防政策做了具体的阐释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简介

李际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国内著名的军事战略思维理论体系的积极倡导者和领军人物,曾任第38集团军军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兼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国防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战略学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上编

第一章 导论:战略思维与军事决策

第二章 战略思维与战略文化

第三章 战略思维与战略学研究

第四章 战略思维与战争认识论方法论

第五章 战略思维与军事辩证法

第六章 不确定因素与战略战役主动权

第七章 战略思维与战争计划

第八章 战略思维与联盟战略

第九章 战略思维与国际战略控制

第十章 战略思维与新军事革命

第十一章 战争历史与军事理论

第十二章 战争的动因及和平存在的方式

第十三章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

第十四章 国际战略关系与危机管理

第十五章 情报与战略判断、战争指导

第十六章 二战时苏美英“三巨头”的战略思维与战后冷战的开启

第十七章 战略遗产与国际安全

下编

第十八章 中华民族解放战争与中国统一

第十九章 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统一是人民的最高利益

第二十章 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遗产

第二十一章 军事改革与历史经验

第二十二章 中国陆军的改革与转型

第二十三章 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必由之路

第二十四章 强边固防,经略海洋

第二十五章 现代战役理论与战役指挥问题

第二十六章 战役军团在独立方向上作战的指挥与行动特点

第二十七章 战略战役行动与创造战场的历史经验

第二十八章 关于战役军团作战能力论证的方法问题

第二十九章 中国军事思想传统与防御战略

第三十章 军语规范与军事学术层次概念的区分

第三十一章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探源

第三十二章 《孙子兵法》战略思维与当代国际安全

第三十三章 中国传统军事文学与战争

第三十四章 中国军事史概论

附录:典型战略计划简析

中国军事战略思维论是2017年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际均。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军事战略思维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独霸中东:以色列的军事强国密码 电子书
强敌环伺下的弹丸小国何以成为军工强国?一份来自前线的调研报告,一部有血有肉的以色列史。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 电子书
本书以加强国防教育事业为主线,对中国武装力量、国际战略环境的新变化,信息化战争的发展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书中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战术基础等。
中国习惯法论(第3版) 电子书
中国的习惯法,历史悠久,种类多样。本书在探讨习惯法含义、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宗族习惯法、村落习惯法、宗教寺院习惯法、行业习惯法、行会习惯法、秘密社会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内容和作用,讨论了习惯法的现实表现。
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 电子书
本教程分为《军事理论教学篇》和《军事技能训练篇》两大部分共十章内容。前五章为《军事理论教学篇》,重点介绍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等内容。后五章为《军事技能训练篇》,编写了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基础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军训时对军事技能的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改革开放38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身进行哲学思考,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实践论、创新论、目的论、发展论、历史论等视角全面反思和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由“文本形态”的建设哲学向“叙述形态”的建设哲学转变,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哲学思考,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