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与能源

中国电力与能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电力与能源》基于大能源观,从电力的视角来研究分析中国能源问题和能源战略。首先研究了全球和中国能源概况,分析了中国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竞争格局转变的能源问题解决思路和实现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进而阐述了能源战略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能源开发利用、能源输送和配置、能源终端消费、能源市场、能源预警与应急、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作者简介

刘振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作者长期从事电力与能源工作,已出版有《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技术》、《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丛书》、《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丛书》等。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能源概况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不断演变,以及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的孕育发展,推动全球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必将对我国能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国能源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深刻认识国内外能源形势,深入分析中国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原因,是科学制定我国能源战略的前提。

第一节 全球能源概况

一、全球能源态势

二、全球能源特征

第二节 中国能源概况

一、能源禀赋

二、能源生产

三、能源消费

四、国际能源合作

第三节 中国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可持续供应问题

二、输送和配置问题

三、发展质量问题

第四节 影响中国能源发展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方式

二、能源发展方式

三、国际竞争格局

第二章 能源战略思路

解决中国能源问题,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树立大能源观,确立科学的解决思路,选择合适的实施路径。要着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动能源战略转型,走中国特色能源现代化道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电力为中心。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一节 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能源问题的复杂性

二、大能源观

三、能源问题解决思路

第二节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路径

一、中国能源战略转型期

二、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第三节 能源战略的中心环节

一、电力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二、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的意义

第四节 “一特四大”战略

一、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必要性

三、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

第三章 能源开发利用

当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总体较为粗放,能源资源开采和转换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布局和结构亟待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未来,要加快能源发展方式和能源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方式,贯彻安全、集约、高效、多元、清洁的原则,着力推进煤炭的高效清洁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利用核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筹开展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积极利用海外能源资源,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供应。

第一节 能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一、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能源开发利用原则

三、能源开发利用重点

第二节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

二、西部和北部地区大型煤电基地建设

三、煤炭的清洁利用与综合利用

四、科学发展煤化工产业

第三节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一、大型水电基地建设

二、小水电开发

三、抽水蓄能电站规划与建设

四、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

第四节 核能开发利用

一、大型核电基地建设

二、核电技术进步

三、核能安全体系建设

四、核燃料供应

第五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一、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建设

二、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开发

三、分布式能源发展

四、新型能源开发利用

第六节 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一、石油资源勘探开发

二、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

第七节 海外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一、海外油气资源开发与进口

二、海外煤炭与电力进口

第四章 能源输送和配置

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国情,决定了能源大规模、远距离运输和大范围优化配置不可避免。未来,要消除我国能源运输瓶颈,提高能源配置效率,优化能源配置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必须下决心转变能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各类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连续贯通的一体化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要通过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优化煤炭运输方式,改变过度依赖铁路输煤的局面;大力推进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建设网架结构合理、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能源资源配置平台;加强油气管网建设,优化布局和结构,实现输配网络化和上下游协调发展。

第一节 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

一、构建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意义

二、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二节 煤炭运输方式优化

一、煤炭运输现状

二、未来煤炭运输格局

三、输煤输电并举

第三节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一、电网发展概况

二、未来电力流格局

三、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思路

四、特高压及各级电网发展

五、电网技术研发和应用

第四节 “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构建

一、国外同步大电网发展情况

二、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的必要性

三、“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的安全性

第五节 电网智能化

一、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征

二、智能电网的战略意义

三、智能电网发展重点和实践

四、智能电网发展原则

第六节 油气输送管网

一、油气输送管网现状

二、油气输送管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油气输送管网建设思路

第五章 能源终端消费

第六章 能源市场

第七章 能源预警与应急

第八章 能源科技创新

第九章 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

内容索引

参考文献

后 记

中国电力与能源是2012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振亚。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电力与能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讲解新能源结构认知、新能源汽车安全操作;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以动力电池结构、工作状态管理、电池充电模式以及动力电池系统常见故障维修等;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主要讲解电机分类、控制器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维修方法;整车控制系统主要讲解整车控制策略、高压附属系统以及CAN等知识;在车联网应用主要讲解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系统与手机APP功能操作。辅助电器系统主要讲解新能源汽车特有的电控空调、PTC加热器以
新能源电动汽车构造与原理 电子书
本书简要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结构类型与工作原理、电动汽车驱动装置的结构类型与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组成与原理。本书力求文字表达通俗、简明,使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电动汽车的组成、工作原理、结构类型、关键技术。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车辆工程等汽车类专业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供从事电动汽车研发、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英语教程 电子书
本书内容既涉及能源与动力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也兼顾新技术和新动向。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为能源与环境篇,包括第一至第四章,介绍核能、氢能的利用和发展情况、能源转换与储存、能源与环境等问题;中篇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用理论篇,包括第五至第八章,涵盖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机械工程这四门基础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下篇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内容,包括第九至第十五章,主要讲述热导管、自
新能源汽车概论 电子书
李凯、王健主编的《新能源汽车概论(职业教育精品规划教材)》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讲起,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技术,阐述了电动汽车企业和典型车型。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分析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原理,第五章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共性技术及国家标准,第六章介绍了其他新能源汽车,第七章介绍了车身轻量化。本书可作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书
本书为“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低碳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本书全面介绍了有关新能源发电的原理和相关技术,包括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和海洋能发电技术。为了使全书结构比较完整,对相应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的概况也做了比较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