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报告.2016

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报告.2016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执行难问题解决纲要,强化四级法院执行工作,本报告对2016年执行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

内容简介

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对执行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明确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全国四级法院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改进执行工作方式、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从顶层的制度设计、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执行联动机制的构建到具体执行案件的办理,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各类专项执行行动。本报告属于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年度性评估,对2016年的执行工作进行的阶段性评估,重点评估执行工作顶层设计的完成情况。本阶段性评估报告聚焦最高人民法院的制度建设、执行信息化建设以及高级人民法院的改革创新和开展专项行动的效果,并借助全国层面的执行质效数据评定2016年2月-2017年2月执行成效,分析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执行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导读

绪言

一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背景与机遇

(一)时代背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二)历史机遇: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 执行难的成因分析及破解路径

(一)成因分析

(二)破解路径

三 基本解决执行难之顶层设计

(一)网络查控:提高法院查人找物能力

(二)规范执行:将执行权关入双重铁笼

(三)执行惩戒:强力震慑失信被执行人

(四)阳光执行:提升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四 基本解决执行难之地方实践

(一)地方创新经验

(二)执行改革试点

(三)执行专项行动

五 经验启示

(一)政治保障: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领导和重视

(二)法治引领:纳入地方法治整体框架

(三)社会联动:形成攻克执行难的合力

(四)“互联网+”:将信息化融入执行工作

六 困境与展望:未来执行工作的着力点

(一)规范化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

(二)财产查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构建统一完备执行标准

(四)提升信息平台的友好性

(五)对接数据共建社会诚信

(六)建立和完善失信追责常态机制

(七)进一步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附录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的通知

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

附录二 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说明

序言

一 指标体系的制定背景

二 指标体系设定的基本原则

三 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四 数据来源

五 指标体系相关问题廓清

结语

附录三 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

一 最高人民法院

二 高级人民法院

三 中级人民法院

四 基层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报告.2016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

得书感谢您对《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报告.2016》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1(2017)(法治蓝皮书) 电子书
从落实司法为民、推动司法公开、规范司法权运行、提升司法能力、服务国家治理等方面对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
北外法学(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本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刑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裁判研究”“国际法与域外法研究”“行政法与社会法研究”,收录了文章《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律规制研究》《航天保险合同条款研究》等。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5辑) 电子书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简称《知竞研究》)是由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湖北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以书代刊形式的学术性连续出版物,每年出版两辑。本刊力求汇集百家观点、砥砺学术思想、凝聚学术共识、研拟法治策略,赓续往学,推陈出新,力争为推动中国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略效绵力。
法律与伦理(2018年第2期/总第3期) 电子书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是第三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
法律与伦理(2018年第1期/总第2期) 电子书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为第二期,分为自然法、法律方法研究、法律与信用伦理、法律与环境伦理、法律与财税伦理、法律职业伦理、域外法、人物访谈、论学书信及新书会谈10个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