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士绅社会是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最高阶段的观点进行了论述。
内容简介
士绅阶层与士绅社会理论,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研究中国史特别是明清史的一个重要视角。这不仅包括以乡绅、绅士、绅衿、士绅、精英等命名的各类研究,同时也囊括了从不同立场与方法展开的且所得结论各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的相关成果。
从整体来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把士绅看作一个在政治身份、经济势力、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特殊阶层,并逐渐视之为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承担桥梁作用的中间层。历史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在身份统治、经济支配、地域社会、日常策略等研究范式的递进中,对于士绅本身的社会属性及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间层地位,进行了卓有成效且富有时代特色的探索。
作者拟在已有相关综述的基础上,对过往近八十年的明清士绅研究成果作一新梳理,以此为从富民与士绅之关系入手重新认识明清士绅社会的研究张目。
作者简介
作者林文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现任云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唐宋史、中国经济史、中国乡村社会史等方面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明清士绅研究概论(代序)
一、从国家统治论到乡绅支配论
二、从双轨政治论到家乡情结论
三、社会流动与士绅兴衰
四、地域社会论与场域精英论
五、趋势辨评与本书趣旨
第一章 士绅阶层的形成
第一节 何谓“士绅”
一、史籍原义
二、现代释义
三、内涵要义
第二节 富民“士绅化”
一、富民阶层的崛起与持续发展
二、富民追求政治社会地位及其士绅化
三、士绅成长为独立的优势社会层
第二章 “士绅社会”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财富占有者向知识与绅权垄断者的转变
一、社会流动结构与财富占有者对知识与绅权垄断的必然趋势
二、富民及其士绅化群体垄断知识与绅权的几种典型现象
第二节 绅权扩张与市场化条件下的经济资源垄断
一、绅权及其扩张
二、士绅身份庇护与市场化条件下的经济资源垄断
第三节 士绅成为乡村控制体系的中心
一、轮差应役的富民头首的身份序列日趋下降
二、士绅逐渐成为乡村控制体系的中心
第四节 士绅精神规定庶民文化的价值维度
一、倡导治生理念,追求独立人格
二、消融文化等级性,引领雅俗时尚文化
三、积极参与地方事务,主导形成并坚守行为规范与道德自律
四、从被代言“保富”到创立“实学”:富民及其士绅化群体完整意识形态的建立
第三章 士绅的式微
第一节 绅权的异化决定了士绅必然走向灭亡
一、官绅民之间的错综关系及其平衡
二、平衡机制的破坏与绅权的异化
第二节 团练之兴与科举之废加快了士绅的灭亡
一、兴办团练导致“绅权大张”并加剧了社会失序
二、废除科举办学堂导致士绅群体的分化和乡村教育的“沙漠化”
第三节 土豪与劣绅:乡村士绅衰落后的继替者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古籍
二、今人论著
士绅社会: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最高阶段是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薛政超。
得书感谢您对《士绅社会: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最高阶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