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镜高悬:中国古代的法律与社会

秦镜高悬:中国古代的法律与社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通过零星碎片的记载,反映中国古代法制与社会的另一面。

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在法律体系上一脉相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华法系。

中国古代法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惩治犯罪、社会管理、反腐倡廉、社会生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不乏一些“精细化”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制度设计,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中国法制史的结晶之作,具体从中华律典、犯罪、刑罚、诉讼与审判、法律与社会、倡廉与肃贪、法律与生活七个方面展开,通过对历代法典的介绍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呈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概貌。

作者简介

作者殷啸虎,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同济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 曾出版《法治的品格》《古代衙门》《感悟宪政》《近代中国宪政史》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中华律典

一 走下神坛的法律

二 从礼崩乐坏到定分止争

三 汉承秦制

四 以礼入律

五 中华法系的奠基之作

六 灵活应变的《宋刑统》

七 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法律

八 礼以导民、律以绳顽的《大明律》

九 律例合编的《大清律例》

十 清末的“新政”与法律修订

第二章 犯罪

一 十恶不赦

二 七杀

三 六赃

四 奸非

五 教令罪

六 不应得为

七 血亲复仇

八 公罪与私罪

九 “化外人”犯罪的处理

十 不作为犯如何定罪

第三章 刑罚

一 制敕断罪

二 刑法的时间效力

三 中国古代实行过“罪刑法定”吗

四 比附为罪

五 保辜

六 矜老恤幼的法律体现

七 杀人而义与正当防卫

八 官员的司法特权

九 妇女犯罪的特殊规定

十 故意与过失

十一 共犯区分首从

十二 再犯与累犯

十三 二罪俱发与并合论罪

十四 先自告除其罪

十五 大赦天下

十六 五刑

十七 族刑与连坐

十八 缇萦救父与肉刑改革

十九 曹操割发代首与古代髡刑

二十 《唐律》为什么规定计绢平赃

二十一 刺配

二十二 凌迟

二十三 折杖法

二十四 廷杖

二十五 例分八字之义

二十六 律眼十三字

二十七 律注二十字

第四章 诉讼与审判

一 审判衙门与案件管辖

二 诉讼的提起

三 案件的审理

四 上诉与复审

五 死刑案件的核准与会审

六 判决与刑罚的执行

七 官吏的断狱责任

第五章 法律与社会

一 先秦时期的治安管理法

二 《周礼》中的治安管理制度

三 《封诊式》与古代司法鉴定

四 古代司法鉴定的运用与发展

五 古代的法律教育

六 唐宋时期的法律考试

七 赌博与古代法律

八 盗墓与古代法律

九 佛教与古代法律

十 “乌台诗案”与宋代法制

第六章 倡廉与肃贪

一 古代的惩贪法

二 古代法律对行贿的处罚

三 请托也要治罪

四 古代的官箴

五 诸葛亮与蜀国吏治

六 古代的两位“廉母”

七 孟昶与《戒石铭》

八 宋初严禁官吏经商

九 张伯行与《禁馈送檄》

十 老小于成龙

十一 雍正与养廉金

十二 丁宝桢受窘

十三 浮梁县衙随想

第七章 法律与生活

一 古代的老年保护

二 古代的养老令

三 元日布法宣教

四 古代的当铺

五 古代的经纪人

六 古代的集市管理

七 古代法律对“私盐”的规定

八 古代法律关于“拾遗”的规定

九 唐朝的商品责任法

十 唐朝的水利设施保护法

十一 武则天与唐代法制

十二 宋代的开封府

十三 史传“狸猫换太子”

十四 苏东坡的西湖缘

十五 手倦抛书午梦长

十六 元朝的医药管理

十七 清朝的内务府

十八 清代官场的称呼

十九 年终赐“福”

二十 “员外”种种

二十一 金莲三寸为哪般

后记

秦镜高悬:中国古代的法律与社会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殷啸虎。

得书感谢您对《秦镜高悬:中国古代的法律与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电子书
本书透过中外经典影片,对其所折射出的艺术、法律文化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
近代法律人的世界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近代多位法律人的人生经历和法学思想。
写给老板的法律课 电子书
为老板提供全方位的法律防范指南,老板处理法律纠纷、规避运营风险的红宝书。
法律与伦理(第4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四期。
法律与伦理(第5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