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汤因比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可以说集中囊括了他全部的宗教思想。

内容简介

在汤因比的历史观中,宗教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他认为宗教对于认识人类本性、纠正人类的自我中心是必不可少的。

本书是汤因比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可以说集中囊括了他全部的宗教思想。全书分两部分,分别是“高级宗教的萌芽”和“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宗教在世界历史及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宗教的起源、本质及其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同时着重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反思,认为可以用“高级宗教”的振兴来解决西方社会的危机。

作者简介

作者阿诺德·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部 高级宗教的萌芽

第1章 历史学家的观点

第2章 自然崇拜

第3章 人的崇拜:区域社团的偶像化

附录 “摩洛”和莫尔克

第4章 人的崇拜:统一社团的偶像化

第5章 人的崇拜:一个自我圆成的哲学家的偶像化

第6章 高级宗教的出现

第7章 高级宗教和偶像化的统一帝国的接触

附录 基督教殉教者反对罗马的兵役

第8章 高级宗教从精神使命向世俗任务的转变

第9章 高级宗教和哲学的接触

第10章 宗教制度的偶像化

第二部 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

第11章 近代西方文明的优势

附录 17世纪对当时反叛宗教狂热主义的精神代价的种种预见

第12章 世界抵制早期近代西方基督教

附录 17世纪两位西方观察家对于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工具的西方基督教的观点

第13章 西方基督教生活方式的式微和17世纪西方人反对西方基督教传统

附录 17世纪的同时代人对西方反叛西方基督教传统的表述

第14章 17世纪西方生活的世俗化

附录 17世纪同时代人关于西方反叛权威原则以及采纳观察和实验方法的表述

第15章 世界对世俗化的晚近西方文明的接受

附录 17世纪西方同时代人关于反叛西方传统宗教不宽容的表述

第16章 两种希腊罗马偶像的重建

第17章 战无不胜的技术专家的偶像化

第18章 20世纪世界宗教概览

附录 17世纪对西方反对宗教不宽容的反应

第19章 将人类宗教传统的本质与非本质连生物分离开来的任务

第20章 自我、痛苦、自我中心和爱

附录 黑暗中的探索

译后记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是201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英]阿诺德·汤因比。

得书感谢您对《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一辑。
左伊朗 右中国:余粟哈梅德的爱情传奇 电子书
这是一本纯纪实作品,同时也是伊朗历史文化风情的轻松读本。作品通过两个异国青年的相知、相恋并组成家庭的传奇叙事主线,展现了中国和伊朗(波斯)这两个“丝绸之路”的源头国家古往的文明,源远流长的交融史,以及社会经济现状。作者借助中国和伊朗之间文化沟通、融汇交流中的生动故事,撩开了两个国家由于相距遥远和近现代隔膜而形成的朦胧帷幔。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一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本册是第一辑。
西北民族论丛(第17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7辑。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九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