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派文化与文学

开明派文化与文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20世纪江浙文人组成“开明派”,以启蒙、自由及开放民主为立场,低调超脱的行世作风深远影响文化领域。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郑振铎、胡愈之、周予同、刘大白、徐调孚、王伯祥、章锡琛、匡互生、朱光潜、顾均正、宋云彬、方光焘、刘薰宇、刘叔琴、傅彬然、贾祖璋、周建人等人陆续会合在一起,依托《我们》《立达》《一般》《中学生》等杂志和我们社、立达学园、立达学会、开明书店等机构,在文化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孜孜不倦地耕耘,以其相当稳定的文化倾向和文化活动,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这一由江浙文人组成的松散的文化文学复合型流派,不妨称其为“开明派”。开明派坚持启蒙的文化立场,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原则,贯彻开放民主、稳健扎实、低调超脱的行世作风。本书从开明派的发展历程、文化立场、文化观念、文化实践、文学实践、精神建构六个方面,论述了开明派作为一个文化、文学流派的历史存在、思想内涵、行为方式和精神品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导论

第一章 从“我们”到“开明”——开明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寻找“我们”的天空

第二节 “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第三节 开明人和开明精神

第四节 “开明派”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一般的人”与“一般的话”——开明派的文化思路

第一节 启蒙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双重洗礼

第二节 平民主义的启蒙思路

第三节 转换之际的目标坚守

第三章 “五四”精神的守门人——开明派的文化文学观念

第一节 开明派的教育观

第二节 开明派的语言观

第三节 开明派的政治观

第四节 开明派的文学观

第四章 为了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开明派的文化实践

第一节 办学的新探索

第二节 以国文教材为核心的教科书建设

第三节 以《中学生》为主阵地的期刊建设

第四节 以青少年读物为主体的出版建设

第五章 审美与启蒙——开明派的文学实践

第一节 开明派的小品散文创作

第二节 开明派与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开明派与科学小品运动

第六章 立身之本与性情之求——开明派的精神建构

第一节 开明派与儒家文化

第二节 开明派与江南文化

第三节 开明派与佛家文化

结语

附录一 丰子恺的“教育漫画”与开明派教育改造运动

附录二 论朱自清晚年的思想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开明派文化与文学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姜建。

得书感谢您对《开明派文化与文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 电子书
本书从整个汉语文学世界的宏观角度审视澳门文学:澳门文学提供的经验及其文学书写是独特的文学存在,澳门文学组织及其媒体形态为澳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而澳门文学的特有生态为汉语文学的生息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本书在全世界汉语文学的总体框架中,讨论澳门文学应有怎样的定位,并在汉语新文学发展的整体水准中确认澳门文学的独特价值,对于澳门文学的价值认知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巴蜀文学与文献研究论稿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巴蜀地区的文学与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四个部分:巴蜀文学研究、巴蜀女诗人研究、巴蜀文学文献辑补和巴蜀名人年谱整理。本书避开了学界对唐、宋巴蜀文学研究的热点,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晚唐五代和明清时期的巴蜀地区,不仅研究巴蜀地区有名的作家、作品和诗文流派等,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及巴蜀地区的才女作家,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和系统研究,同时对相关巴蜀文献进行了辑补和整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具
天津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文化天津”的宏阔视阈下,对古代与近代天津文学文献进行分类介绍和评价,并借此进一步建构天津文学文献学的基本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天津文学文献整理与天津文学、传统诗文文献、笔记杂著文献、方志文献、碑刻文献、天津报刊文献、天津文学研究论著等。本书因对现存的文献做了一次较为详尽的整理,无疑会推动抢救性发掘、整理某些重要文献,且有助于天津市未来有计划地开展包括“天津文献集成”在内的天津文化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