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史的底色:近代中国新闻界与社会

报刊史的底色:近代中国新闻界与社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晚清民国新闻记者群体,探究社会活动与政治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晚清民国时期的新闻记者群体,探究新闻界结社、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和维护职业公益等组织行为,展现近代中国新兴职业群体的社会生长历程及其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制约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赵建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史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949—1966)”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国新闻传播史、传播思想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近代中国新闻团体发轫辨析

第一节 问题与分歧

第二节 首倡与响应

第三节 团体初建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报界俱进会:清末民初报界群体意识的自觉

第一节 成立大会

第二节 政局突变下的第二次常会

第三节 上海特别大会

小结

第三章 维权抗争:清末民初的新闻团体与新闻统制建设

第一节 参与修订

第二节 暂行报律之争

第三节 抵制《报纸条例》

小结

第四章 媒体外交:清末民初的新闻界与国民外交

第一节 国民外交之始

第二节 组建联络机构

第三节 抵制“二十一条”

第四节 外争国权

小结

第五章 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与对抗

第一节 组织渊源

第二节 第一次中日记者大会

第三节 第二次中日记者大会

第四节 第三次中日记者大会

小结

第六章 参与世界报界大会:民国新闻界走向世界的盛举

第一节 世界报界大会始末

第二节 旧金山会议

第三节 檀香山会议

小结

第七章 职业化之路:清末民初武汉新闻团体的演变

第一节 团体初兴

第二节 武汉报界联合会

第三节 武汉新闻记者联合会

小结

第八章 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近代新闻职业化的发展与困境

第一节 组织创建

第二节 内外联络

第三节 研究与教育

小结

第九章 “改良吾国新闻事业”:民国初期上海新闻界的新闻学术活动

第一节 新闻学术之缘起

第二节 筹建学术团体

第三节 讲学与普及

小结

第十章 刘煜生案:20世纪30年代新闻界与政治国家之互动关系

第一节 刘煜生案之肇因

第二节 新闻界之反应

第三节 政治国家之应对

小结

第十一章 职业诉求与政治表达:抗战时期的“九一”记者节

第一节 表彰新闻界:记者节的国定化

第二节 加强战时新闻工作:记者节的职业诉求

第三节 争取民主自由:记者节的政治表达

小结

第十二章 中国记者招待会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第一节 记者招待会的由来

第二节 逐渐成形

第三节 初兴中的困局

小结

第十三章 报刊地理:广州租界与近代报刊(1827—1912)

第一节 租界的前身:十三行商馆区

第二节 沙面租界:有限的生长点

第三节 租界的延伸:西关报馆街

小结

第十四章 媒介记忆:民国时期中共报刊对“九一”记者节的纪念报道

第一节 重构职业形象

第二节 再造职业传统

第三节 节日的政治想象

小结

第十五章 作为知识的期刊:《海军建设》与近代海防思想

第一节《海军建设》创刊

第二节 系统译介海权论

第三节 倡导“海军立国”

第四节 探索海防策略

小结

参考文献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第一辑书目

报刊史的底色:近代中国新闻界与社会是2020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建国。

得书感谢您对《报刊史的底色:近代中国新闻界与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 电子书
本书认为时间是社会的产物,并加以论证。
言语行为与制度社会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在新的语境下研究了制度社会建构的认知基础尤其是语言基础,并通过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制度性事实的建构来阐释制度社会的建构。由于语言在联结人类心智和道义中的特殊角色,本书建立了“心智—语言—伦理”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心智(主要指集体意向性)、语言(建构性言语行为)和伦理(言语行为理性)在制度性事实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最后还从制度性事实的可理解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论证了科学理性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将4~6世纪佛教中国化与民族大融合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考察。
社会的细节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文章合集,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内容包括社会与社会建设、社会工作、农村发展、劳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宗祠与宗教文化等。书中许多文章是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细节入手,特别关注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功能;还有多篇文章是专为非学术报刊所撰写,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色彩,有助于读者认识复杂的人类社会。
大狗与肥猫:现代社会的高薪现象 电子书
看懂薪资差异的底层逻辑,探索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