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光影:我的电影笔记

戛纳光影:我的电影笔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电影记者分享走过十年电影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广州日报》电影线记者,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其近10年的电影观察和思考、经历和故事汇集成册。全书分为戛纳记忆、电影节片花、影人近距离、行业观察、随思小撷五个部分,以作者多次前往戛纳国际电影节采访的经历、故事、见闻为主要内容,讲述作者与电影的故事。

例如,“戛纳记忆”里,有《江湖儿女》世界首映,全场观众起立鼓掌5分钟;有看《归来》时,法国观众感动地涕泪横流;有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被赞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年”的民族自豪。还有“电影节片花”里的“我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看粤剧电影”,有广东电影惊艳亮相欧洲,有纪录片的城和纪录片的人。还有“影人近距离”里那些努力、认真为中国电影作出贡献的人们。

作者简介

作者黄岸,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广州日报》资深电影记者。曾多次前往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等一线进行深度采访报道;访问过国内外多位知名电影导演、演员;2018年,担任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评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邂逅电影

一、戛纳记忆

1. 这是被上帝吻过的金色海岸线

2. 热闹归热闹,其实这条红毯仅有短短60米

3. 与戛纳“相恋”一甲子的中国电影

4. 《江湖儿女》世界首映,全场观众起立鼓掌5分钟

5. 外国观众看《归来》,变为大型“泪崩”现场

6. 采访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一种什么体验?

7. 章子怡的经纪人突然叫住我:你是黄岸?

8. 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被赞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年”

二、电影节片花

1. 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看粤剧电影

2. 光影记忆镌刻中欧文化深情厚谊

3. 懂纪录片的城,爱纪录片的人

4. 中国青年导演作品戛纳获赞,青年影人或迎幸福时光

三、影人近距离

1. 刘德华:受伤后心态没变,该拼还是要拼

2. 吕克·贝松:我的电影不是好莱坞快餐

3. 奉俊昊:凭借《寄生虫》风光无限,我却看过他“落寞”的一面

4. 宋佳:与萧红结缘

5. 黄渤:厚积“渤”发

6. 张艺谋:在绝望中坚持,这就是创作

7. 史泰龙:关于拍烂片,我女儿也问过这个问题

8. 郭敬明:我不走寻常路,所以常引起争议

9. 黄晓明:我不是天生的好演员,但我够努力

10. 甄子丹:我的角色没有文武之分

11. 毕赣:好评坏评都在意料之中

12. 姜文:太太周韵选角有眼光

13. 徐静蕾:不能改变的事,一分钟都不该为它操心

四、行业观察

1. 文艺片营销只能打“同情牌”?

2. “文艺”不是烂片的遮羞布

3. 潮汕元素电影刷爆朋友圈

4.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直男癌”电影吗?

5. 乘着金鸡奖的东风,广东电影昂扬再出发

6. 张艺谋:再不回归就老了

7. 《掬水月在手》:叶嘉莹的“弱德之美”

五、随思小撷

1. 地坛,那个远去的背影

2. 七星村看露天电影

3. 爱看电影的外婆

4. 舞台那束光

戛纳光影:我的电影笔记是202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岸。

得书感谢您对《戛纳光影:我的电影笔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管理效率3法则:10年沉思笔记 电子书
普通人阅读管理学图书时有几个非常典型的感受。第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读者常常迷失在“管理学丛林”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一个清晰和完整的框架来说明白“组织管理如何有效”。第二是枯燥严肃,读之无趣。面对高大上的企业案例,读者往往无感;聆听作者的谆谆教诲,读者往往无获。第三是“道其然,未道其所以然”,很多图书停留在“传经布道”阶段,可是“为什么就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是那样做,这背后究竟是什么
零基础德鲁克管理学笔记 电子书
本书采用图文结合、人物对话的方式编写,讲解了“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教导,对组织论、领导者应具备的条件、时间管理、自我实现的方法、企业战略、催生创新的方法等进行了通俗易懂的概括和解读。跟着作者系统性地学习德鲁克的管理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管理的关键本质问题。此外,本书还涉及了其他商务书中很少提及的德鲁克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现了德鲁克的魅力。
自然生灵的诺亚方舟:中国自然保护区考察笔记 电子书
讲述我国近30个自然保护区中自然生灵的珍贵笔记。
因为我是女性 电子书
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女性: ·她们可能有很多“他视角”的身体焦虑:担心自己身材不好、个子不高、长得不漂亮…… ·她们可能有各种奇怪的躯体化症状,疼痛、失眠、易累、缺乏活力…… ·她们遇事总是很纠结,常常无法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要、欲望、情感…… ·她们总是在迎合讨好他人,或者在愤怒中倔强地不依赖任何人…… ·她们既不快乐,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研究认为这些表现可能是因为“代际创伤”和“文化认同”。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里,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女性总是处于他者和附属的位置。有很多女性认同这一观念,并且通过教育孩子的方式让这种思想世代相传。 例如一些母亲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遭受过一些性别灾难。于是,她们会让自己的女儿也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让人感觉心酸又可悲。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只要重新审视和母亲的关系,找到创伤的源头,看见它、修复它,便可以重获生命的力量。
别闹,我上课呢 电子书
本书属于中低年级拼音读物。该书讲述了一年级小学生在养成良好课堂习惯方面的小故事。小周老师为了治好唐小逗的“多动症”,在他脖子上挂了一个鸡蛋;美术课上,唐小逗想捏一条大龙,最后却只捏了一条蚯蚓;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在教室里扮演起了木乃伊,没想到老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