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电影记者分享走过十年电影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广州日报》电影线记者,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其近10年的电影观察和思考、经历和故事汇集成册。全书分为戛纳记忆、电影节片花、影人近距离、行业观察、随思小撷五个部分,以作者多次前往戛纳国际电影节采访的经历、故事、见闻为主要内容,讲述作者与电影的故事。
例如,“戛纳记忆”里,有《江湖儿女》世界首映,全场观众起立鼓掌5分钟;有看《归来》时,法国观众感动地涕泪横流;有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被赞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年”的民族自豪。还有“电影节片花”里的“我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看粤剧电影”,有广东电影惊艳亮相欧洲,有纪录片的城和纪录片的人。还有“影人近距离”里那些努力、认真为中国电影作出贡献的人们。
作者简介
作者黄岸,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广州日报》资深电影记者。曾多次前往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等一线进行深度采访报道;访问过国内外多位知名电影导演、演员;2018年,担任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评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前言 邂逅电影
一、戛纳记忆
1. 这是被上帝吻过的金色海岸线
2. 热闹归热闹,其实这条红毯仅有短短60米
3. 与戛纳“相恋”一甲子的中国电影
4. 《江湖儿女》世界首映,全场观众起立鼓掌5分钟
5. 外国观众看《归来》,变为大型“泪崩”现场
6. 采访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一种什么体验?
7. 章子怡的经纪人突然叫住我:你是黄岸?
8. 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被赞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年”
二、电影节片花
1. 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看粤剧电影
2. 光影记忆镌刻中欧文化深情厚谊
3. 懂纪录片的城,爱纪录片的人
4. 中国青年导演作品戛纳获赞,青年影人或迎幸福时光
三、影人近距离
1. 刘德华:受伤后心态没变,该拼还是要拼
2. 吕克·贝松:我的电影不是好莱坞快餐
3. 奉俊昊:凭借《寄生虫》风光无限,我却看过他“落寞”的一面
4. 宋佳:与萧红结缘
5. 黄渤:厚积“渤”发
6. 张艺谋:在绝望中坚持,这就是创作
7. 史泰龙:关于拍烂片,我女儿也问过这个问题
8. 郭敬明:我不走寻常路,所以常引起争议
9. 黄晓明:我不是天生的好演员,但我够努力
10. 甄子丹:我的角色没有文武之分
11. 毕赣:好评坏评都在意料之中
12. 姜文:太太周韵选角有眼光
13. 徐静蕾:不能改变的事,一分钟都不该为它操心
四、行业观察
1. 文艺片营销只能打“同情牌”?
2. “文艺”不是烂片的遮羞布
3. 潮汕元素电影刷爆朋友圈
4.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直男癌”电影吗?
5. 乘着金鸡奖的东风,广东电影昂扬再出发
6. 张艺谋:再不回归就老了
7. 《掬水月在手》:叶嘉莹的“弱德之美”
五、随思小撷
1. 地坛,那个远去的背影
2. 七星村看露天电影
3. 爱看电影的外婆
4. 舞台那束光
戛纳光影:我的电影笔记是202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岸。
得书感谢您对《戛纳光影:我的电影笔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