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找路:乡村振兴之关键决策与创新方法论

为乡村找路:乡村振兴之关键决策与创新方法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书读懂乡村振兴创新方法。

内容简介

找魂、找钱、找人,是当下全国各地乡村振兴普遍面临的难题。三个“找”,归结起来,就是要从根本上为乡村找路,一条通向未来的乡村之路————通过品牌化为乡村找到魂,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重构乡村价值,吸引原乡人、归乡人、旅乡人,重现乡村活力。

从20年前的“千万工程”开始,浙江省就走上了乡村振兴先行之路,但千县千面、万村万情,要想让先行经验真正能“为我所用”,还需要透过现象洞悉本质。笔者以乡立方团队打造的数百个乡村项目为基础,精炼出对乡村振兴从业者,尤其是县域决策者来说一系列极具参考价值的创新方法论。

本书分别从顶层设计、产业谋划以及乡村的运营、文化、创新等五个核心维度,深刻而生动地阐述了乡村振兴中一系列普适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文字简洁而流畅,观点直接而新颖,案例真实而鲜活,是一部立足乡村未来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实用方法论图书。

作者简介

编著者莫问剑,原名牟文建,乡立方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原新华社记者。专注于县域经济互联网+顶层设计和乡村振兴“全域推进”战略的创新落地。以“价值重构”与“机会发现”的新视角,深入挖掘“三农”和乡村领域的“未来价值”,探寻更多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乡村路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编委会

序一 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更多的“希望”

序二 从浙江出发,一起解码乡村振兴

自序 重新定义,再出发

开篇 为乡村找路“书记说”

第1章 没有做好顶层设计,乡村振兴就是“瞎折腾”

导读

01 乡村振兴必须直面的“三大难题”

02 振兴乡村的十个决策维度

03 什么才是乡村振兴最稀缺的资源

04 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立方设计”

05 什么样的乡村振兴顶层设计能用上十年

06 这才是乡村振兴该有的样子

第2章 没有未来产业,何来未来乡村

导读

07 乡村产业的困境与破局

08 这300多个区域公用品牌有推倒重来的必要吗

09 乡村产业的“未来价值”究竟在哪里

10 当心,别让民宿产业掉进“情怀陷阱”

11 重新定义农产品:乡村产业振兴必须突围的下一站

12 乡村产业振兴要大胆走“不同寻常路”

第3章 从流量到“留量”:振兴乡村需要“运营前置”

导读

13 乡村运营这块硬骨头该怎么啃

14 关于乡村运营,我们需要捅破的那层纸

15 振兴乡村一定要思考如何让流量转化为“留量”

16 乡村凭什么吸引城市消费者

17 露营产业,能否成为乡村的“诗和远方”

18 说说乡村资源的多种变现路径

第4章 文化乡村,是破解“千村一面”的关键一招

导读

19 如何振兴可以实现乡村的“文化自信”

20 为乡村文旅寻找“第三种玩法”

21 古村落如何培育发展新动力

22 “将军故里”如何打造“未来乡村”

23 乡村IP打造:从市场稀缺性精准切入

24 乡村美食,其实也是一道文化盛宴

第5章 创新之路:从“一无所有”到“无中生有”

导读

25 “浙”样干:解码乡村振兴的“浙江经验”

26 “生态共富”的决策逻辑:浙东芳养谷“无中生有”的故事

27 这五问,其实是每一个乡村振兴从业者的必答题

28 振兴大农区,关键抓手究竟在哪里

29 “小书记”何以有“大作为”:与一位基层社区书记对话引发的思考

30 一位县委书记和一位村书记的“千里之约”

终篇 为乡村找路“立方说”

后记 做乡村振兴时代的“风流人物”

为乡村找路:乡村振兴之关键决策与创新方法论是2023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莫问剑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为乡村找路:乡村振兴之关键决策与创新方法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断裂的乡村:走过不曾如此空心的西班牙 电子书
我们醉心于城市崛起的同时,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乡村被抛弃在过去呢?随着农村人口外流,西班牙无人村也被搬到了城市,停留在那些进城者的心里。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电子书
《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几个案例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为视角,研究了中国乡村农民抗争政治的目标、动力和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各级政府在维稳技术和策略上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作者试图以此来克服学界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从而推进抗争政治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
乡村秩序的裂变与重建:企业与社会的“双向嵌入”(田野中国) 电子书
乡村民营企业的兴起对乡村秩序有哪些冲击和影响,乡村的秩序如何重建?
乡村秩序的社会保育:安村变迁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浙江绍兴安村展开,以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安村社会秩序的变迁过程,揭示不同力量的运作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村从典型的传统中国村落演变为区域性经济开发区,既是国家力量治理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而在国家力量与市场机制推进的这个转变过程中,安村传统的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只有防卫,乡村秩序从而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