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注释

材料与注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学术论文,深入钩沉当代文学史料,为研究者和学生提供全面理解。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最新的学术论文:主体为对部分当代文学史料的钩沉,曾发表于《现代中文学刊》《文学评论》等刊物,材料包括重要讲话稿、会议记录等,注释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事件、人物关系等,使得不熟悉当年材料的学生及研究者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另外的文章为对于当代文学史写作及教学的探讨。

作者简介

作者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材料与注释

1957年毛泽东在颐年堂的讲话

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

一 修改“反党集团”结论

二 转向:从道歉到反击

三 现实问题与历史清算

四 夏衍“爆炸性”发言

五 一个注释和一篇文章

1962年大连会议

一、起因

二、座谈会准备

三、参加人选

四、周扬与会议

五、讲话和发言摘录

六、批判

七、落幕

1962年纪念“讲话”社论

张光年谈周扬

我和周扬的关系(1969年12月9日)

1966年林默涵的检讨书

一、反对学习毛主席著作,攻击人民公社

二、在文化大革命中,我究竟跟谁走?

三、参加周扬污蔑鲁迅、颠倒历史的大阴谋

四、参加制定和推行一条修正主义文艺路线

五、修正主义的组织路线

六、抗拒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批评

七、我为什么会跌进修正主义的泥坑?

附录:周扬自传

1967年《文艺战线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

《大事记》的编写

另外的大批判写作

怎样回到“过去”

精神和语言的“简化”

“当代”批评家的道德问题

从周扬的“两面派”谈起

道德与权力的关系

“真诚”上的迷思

并非多余的话

当代文学史答问

关于作家协会的答问

作协的权威还“专业”吗

期刊的权力很霸道?

大学制造文学灾难吗

当代文学史教学及其他

历史叙述与价值判断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教材是否那么重要

教师与学校传统的关系

文学史写作:方法、立场、前景

关于当代文学史的答问

材料与注释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洪子诚。

得书感谢您对《材料与注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泪与笑 电子书
本书收入小品文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4篇、书信41通、译文12篇。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他散文的数量不多,却多为可以传世的精品,在“五四”之后独树一帜。胡适认为他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
猫与短简 电子书
本书内容以集中集的形式分为短简、猫、众生相三类。每一篇短简都体现出对纯洁爱情的渴望,对所爱人的执着,失去爱时的失落。
蜜蜂与候鸟人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月夜搬蜂、天赐贵人、左右逢“缘”、雨夜野宿、山路情深、伺机放王、野生天麻、老人高寿、断子杀螨、二度黄水、安家黄水、蜜蜂分家、养蜂历程等。
与东坡为邻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在通读了东坡在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的诗文信札并做了一定的比较性研究后,又亲赴实地“与东坡为邻”,历时两年写成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内容分黄州篇、惠州篇、儋州篇,每篇又分两个部分:东坡彼时生活和作者当下体验。每到一处,作者自己解决一日三餐,以生活的姿态亲近作为生活家的东坡,让“为邻”不成为虚名,让“为邻”成为独特的旅行方式和一种人生方式。
知识与教养之间 电子书
一部探讨道德教化问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