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戈人的猎头

伊隆戈人的猎头:一项社会与历史的研究(1883-1974)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罗纳托·罗萨尔多基于1970年代在菲律宾吕宋岛伊隆戈山地的田野调查而写成的一部历史民族志。全书以伊隆戈人“猎头”习俗的盛衰为核心,透过细致入微的田野观察和访谈叙事,并结合教会及官方档案等文献,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伊隆戈人所经历的世仇、联姻、结盟、骚乱、生计变迁、周边异族以及殖民者、侵略者和外来宗教进入等等因素斑驳糅杂的“历史”,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伊隆戈社会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色彩斑斓而又变动不居的画卷。作者一反人类学关于把小型的、“原初”的社会当作“与世隔绝”的、“无历史”的“冷社会”的做法,在“猎头”习俗及其变迁的脉络中生动展示了“结构”与“历史”的复杂关系,从而摆脱了由共时性描述和均质化倾向而带来的认识论的困惑,堪称历史人类学的典范。

“本书匠心独具,引人入胜。……独辟历史之蹊径,生动鲜活,尽显猎头活动对于伊隆戈社会组织原则的核心意义,及对伊隆戈个体与群体行为的有力推动。……本书在民族志写作与方法论上都有非凡意义。书中充盈伊隆戈人仇杀、劫掠与和解的材料,独一无二,让人心驰神往。……在方法论上,本书穿插口述史、生命史、田野观察与历史文献资料,经纬纵横,诸法毕集,彰显了历史民族志或民族志历史的写作方法。……《伊隆戈人的猎头》的主题令人心动,民族志方法效用卓绝,将成为民族志的经典之作。”

——Albert S. Bacdayan,《亚洲研究学报》

“本书集民族志、民族史、历史著作及自我反思于一身。……点缀民族志照片巧妙得当,给人以详尽真实之感。……当属融合民族志、历史及理论探索之佳作。”

——James A. Boon,《人类》

“岁月流逝,光芒常驻。罗萨尔多以曼妙之手笔,摹伊隆戈人谐趣之故事,实学界罕有。文辞而外,作者之方法论,亦必深启将来人类学并历史学者。”

——Paul A. Rodell,《亚洲历史学报》

作者简介

罗纳托·罗萨尔多(Renato Rosaldo),1941年生,墨西哥裔美国人,当代著名人类学家。1971年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纽约大学人类学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任斯坦福大学Chicano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系主任、荣退教授,以及美国民族学会主席。著有Culture and Truth: The Remaking of Social Analysis(1989),编有Creativity/Anthropology(1993)、The Anthropology of Globalization: A Reader(2001)等书,并曾出版诗集Prayer to Spider Woman(2003)。

本书是罗萨尔多的代表作,1983年荣获美国东南亚学会(SEAC)颁发的Harry J. Benda Prize。

伊隆戈人的猎头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罗纳多·罗萨尔多。

得书感谢您对《伊隆戈人的猎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 电子书
本书从民族学研究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出发,以欧洲、非洲的个案作为切入点,建构了一个新的冲突理论。在人们既往的认知中,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往往被视作引发冲突或者产生政治分化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历史上并无充分证据来支撑这些观点。本书批判性地检视这些成见,并诠释了水、石油、政治资本、区位优势等资源在族群与宗教中扮演的角色。
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田野中国) 电子书
在中国人类学学界里,这是一部建立在长时间田野作业基础上的有关香港社会的著作。
西北民族论丛(第19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9辑。
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电子书
“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
帝国缩影.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刘永华力作。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