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实践金融改革:40篇论文涵盖钱币政策、资本市场,展现金融学中国特色。
内容简介
笔者顺应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走向,以问题为导向,有感而发,针对一些实践中提出的具体课题,有的放矢地撰写了一些论文和著作。本书选取了1993年以后笔者所撰写的在金融学方面带有学理性特色的40篇论文,分为“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和“对外开放与国际金融”三篇,按照发表的时间排序,将中国的体制机制改革中需要先进行理论探索研究、凝聚共识才可能转化为政策制度和实践活动,进行学理性探讨,并以推理出结论,既具有中国金融实践的特色,也为金融学中国化添砖加瓦。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编辑委员会
前言
序
目录
第一篇 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
论中国境内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
论金融产品的对内开放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界定和成因分析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对策分析
物价变动并非总是货币政策的函数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
简论货币、金融与资金的相互关系及政策内涵
“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分析:2001—2010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机理分析:2001—2010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路径选择和应对之策
第二篇 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
公有股进入交易市场的难点与对策
国民: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重要角色
公有股进入流通市场的难点与出路
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四问证券投资基金
新经济·网络经济·财富效应
公司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基本选择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中国股市定价权不容外移
股市公共性: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
经纪人机制与多层次股票市场
论“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的分立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冷思考
股市并非国民经济“晴雨表”
以公司债券为抓手 推进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厘清债务关系 支持地方长期债券市场发展
第三篇 对外开放与国际金融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经济主权、重点和步骤
中国金融:走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三个误区
止损机制缺失:美国次贷危机生成机理的金融分析
走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误区
简论金融交易可兑换的市场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的冷思考
“一带一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
“一带一路”:闯出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中国之路
后记 努力奋进地寻求学术之道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学理探讨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国刚。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学理探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