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未觉岁月深

花开未觉岁月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花信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民俗解析,七十二候植物鉴赏,一百多年前日本画家巨势小石手绘原稿,佐以一百四十四首古典诗词畅读,尽显物候与花之美

内附二十四张《七十二候名花画帖》可涂色黑白线稿,十五日染一图,染尽而一年花事毕,可缓缓归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主任、二〇一五至二〇一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审查机构评审专家安德明作文推荐

《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系列书,与美重逢,让美延续

抽丝剥茧,细数节气来源;条分缕析,阐释民俗文化

一候一花,顺应四季流转;有理有据,解读植物特性

花开惊艳,手绘尽显风流;诗词文雅,诵读口齿生香

本书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丁鹏勃和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任彤对二十四节气民俗的阐释;二是19世纪日本画家巨势小石《七十二候名花画帖》的手绘原稿;三是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教授义鸣放对七十二候植物的鉴赏;四是每候植物配以两首古典诗词;五是附有二十四张可涂色黑白线稿。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主任、二〇一五至二〇一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审查机构评审专家安德明作文推荐。装帧设计方面延续《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书中书”的形式,裸脊锁线装订,三面朱红色刷边。图美、文美、设计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心之作。

作者简介

丁鹏勃,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历史学博士学位。

任彤,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经常举办节气、天文历法等民俗知识以及中国书画、印章等古代文化的科普讲座。

义鸣放,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

章节目录

立春

一候 侧金盏花

二候 银芽柳

三候 梅

雨水

一候 菟葵

二候 墨兰

三候 黄连

惊蛰

一候 山茱萸

二候 连翘

三候 瑞香

春分

一候 锦带花

二候 杏

三候 樱桃

清明

一候 玉兰

二候 李

三候 垂丝海棠

谷雨

一候 棣棠

二候 紫云英

三候 牡丹

立夏

一候 稠李

二候 钝叶杜鹃

三候 泡桐

小满

一候 芍药

二候 楝树

三候 杜鹃花

芒种

一候 虞美人

二候 山丹

三候 玫瑰

夏至

一候 红花

二候 石榴

三候 剪夏萝

小暑

一候 八仙花

二候 荷花

三候 凌霄

大暑

一候 茉莉花

二候 凤仙花

三候 素馨

立秋

一候 桔梗

二候 使君子

三候 瞿麦

处暑

一候 草棉

二候 秋葵

三候 建兰

白露

一候 胡枝子

二候 夜落金钱

三候 败酱

秋分

一候 水蓼

二候 石蒜

三候 桂花

寒露

一候 秋海棠

二候 菊花

三候 翠菊

霜降

一候 木芙蓉

二候 三色苋

三候 芦苇

立冬

一候 乌桕

二候 龙胆

三候 紫菀

小雪

一候 茶树

二候 寒兰

三候 吉祥草

大雪

一候 茶梅

二候 山茶

三候 中国水仙

冬至

一候 杜衡

二候 蜡梅

三候 迷迭香

小寒

一候 枇杷

二候 榛

三候 紫玉兰

大寒

一候 款冬

二候 獐耳

三候 迎春

花开未觉岁月深是2018年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作者丁鹏勃。

得书感谢您对《花开未觉岁月深》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劳动教育论要.当代中国教育学小丛书 电子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于2020年3月印发,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本书结合这一政策的出台,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经典论述和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深刻分析,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和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本书是作者对劳动教育跨越20多年之久的持续且逐步深入的思考文集,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推进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代希腊文明 电子书
  《古代希腊文明》一书,概述了古代希腊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到托勒密王国灭亡止的历史,内容包括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文化等,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电子书
全面介绍古代埃及文明,记录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厦门饮食文化 电子书
厦门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的重要代表,以闽南风味为主,台湾、东南亚风味为辅,以清鲜、淡爽、鲜嫩和善用甜辣为主要特色。厦门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菜肴见长,又兼具了传统小吃名点、素菜、药膳等特色“招牌”,饮誉海内外。《厦门饮食文化》内容包括厦门传统菜谱和美味佳肴、风味小吃和特色茶配、名厨名店与市井美食、加工食品与茶酒饮料、家常食粮和节庆食俗等部分,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饮食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挖掘
本土化.京师影视学术书系;京师影视学派系列丛书 电子书
本书围绕中国影视文化“本土化”这一核心命题,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影视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现状与未来趋势,从宏观层面明确了中国电视的角色与责任,并具体地对中国影视中的综艺、电视剧、电影、影视产业和影视教育和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不仅对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思考,还对中国影视理论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剖析与前瞻。本书对于理解中国影视文化自觉建构,对于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建构以及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影视文化的转型,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