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诧与漠视

惊诧与漠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历史中爬梳,在艺术中悠游,著名评论家仵埂最新思想随笔集面世。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文艺评论写作的精选篇目,以感性形象的表达,展现他对历史文化、社会人生诸多问题的哲学思考。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谛听天界的那一缕讯息”,回望历史人物,对比中西文化,以睿智的笔触记录了时代沧桑巨变在我们生活中的投射;第二部分“缄默与沉思”,探讨了时代与生活的困顿、冲突与缠绕,是对历史与当下现实的反思;第三部分“惊诧与漠视”,关注个体的特异性,挖掘日常中被忽视的生命异在与文化密码。

作者善于将自己多年的学术积累、艺术感悟和人生体验融汇于文章之中,以轻盈的文字和艺术化的表达呈现了他独到的观察与思索,行文自在,不拘一格。

作者简介

作者仵埂,1956年10月生,陕西富平人。西安音乐学院、西安培华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第二届德艺双馨荣誉称号”获得者。长期致力于美学、小说、戏剧、散文、电影等方面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谛听天界的那一缕讯息

闲暇与诗意化生活

历史流变中的文人地位

故乡,渐趋消散的吟唱

宿命是生命的结构方式

纵横捭阖鬼谷子

西门庆与唐璜

有没有钱所不能交换的价值?

敬虔之心

人上人与人中人

西安,万象皆容始为大

乞丐的尊严

统万城:一座城池的命运

斋号

波兰之旅

冷面老板

波兰小镇

克拉科夫的昔日荣耀

弗罗茨瓦夫寻找蜜蜡

钟楼的记忆

阴性文化之思

生命的深情

王寮原

孔子之天命

先知先觉者

私人空间

诗美氤氲下的终南明舍

命数截着道儿,在前面等你

缄默与沉思

群体性风格与个人化表达

唐镇茶话:人·生活·艺术

一个隐士对生命的体验

关于儒、佛、道

艰难的境遇与精神的构成

现实存在与精神建构的虚拟世界

民粹主义与中国的未来

屈辱中的盛开之莲

拉登的逻辑与人类暗淡的前方

不同层级下的欲求殊分

能被道出的黑暗与无法道出的黑暗

大潮涌动的时代与普遍觉醒的个体

悲壮而沉重的“大寨精神”

神秘能量何以获取?

怜悯、良知与自由感,就是通向未来的那一缕亮光

从人欲的约束与释放说开去

对人欲的恐惧与警惕

上天入地的探寻与巨大能量的释放

情感之门蹿出的神与魔

大欲·理想·给予

最后的拯救

走出丛林之后的人类秩序

诗人的敏锐、共情与个性差异

隐忍与低诉:东方美学的浓郁表达

附:关于另一种批评的辨析

智慧之恶

惊诧与漠视

何谓内心资源枯竭?

上天在每个人身上都注入了异禀天赋

唤起:一种被激发照亮的生命状态

在天赋的自然之性里捍卫自我

安守故土还是离乡漂泊?

“路径依赖”中的人生、艺术及其造化

文明是孕育在死而复在的暂留之中

两性关系中的动物性秩序

女性境遇是爱恋神圣性的天然尺度

人们靠分开的痛觉来辨识爱意

爱意与痛觉

两性的封闭空间

欲望升华的可能性

两性关系的未来设想

无目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天下观与世界公民

百年妇女地位之变化

“渣男”“暖男”式的评价中见出历史沧桑

妇女解放为什么是社会普遍解放的尺度

妇女地位的演化变迁

中国妇女解放的程度高于欧美

都市化的容纳与信息化的体力弱差

男女性别体征演化出的世界公理

欲望与想象

上篇

下篇

好莱坞电影:技术主义下的欲望开掘与人类命运预言

一、创作理念: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

二、电影对个人体验的“先在性剥夺”

三、以感官刺激代替理性思考的灾难大片

后记

惊诧与漠视是202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仵埂。

得书感谢您对《惊诧与漠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泪与笑 电子书
本书收入小品文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4篇、书信41通、译文12篇。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他散文的数量不多,却多为可以传世的精品,在“五四”之后独树一帜。胡适认为他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
猫与短简 电子书
本书内容以集中集的形式分为短简、猫、众生相三类。每一篇短简都体现出对纯洁爱情的渴望,对所爱人的执着,失去爱时的失落。
蜜蜂与候鸟人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月夜搬蜂、天赐贵人、左右逢“缘”、雨夜野宿、山路情深、伺机放王、野生天麻、老人高寿、断子杀螨、二度黄水、安家黄水、蜜蜂分家、养蜂历程等。
与东坡为邻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在通读了东坡在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的诗文信札并做了一定的比较性研究后,又亲赴实地“与东坡为邻”,历时两年写成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内容分黄州篇、惠州篇、儋州篇,每篇又分两个部分:东坡彼时生活和作者当下体验。每到一处,作者自己解决一日三餐,以生活的姿态亲近作为生活家的东坡,让“为邻”不成为虚名,让“为邻”成为独特的旅行方式和一种人生方式。
知识与教养之间 电子书
一部探讨道德教化问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