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的公民互信与组织构成:提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过程

社会领域的公民互信与组织构成:提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过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作者提出了公民互信与社会组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关系问题,对于我们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家族组织、草根庙会组织、妙峰山香会、北大天津校友会及南都公益基金会等不同社会组织的观察分析,指出社会领域已经形成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意味着国家和市场领域的弱化,政治、经济、社会领域以各自的主导原则相对自主而又互为依托和支撑。基于这一发现,作者提出了公民互信与社会组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关系问题,对于我们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主任、博士生导师;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管委会委员、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社会组织、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第一章 总论:社会领域及其自主性的生成

第一节 社会的分演与三个领域的理论

第二节 “社会”的兴起

第三节 社会自身的组织化

第四节 “社会组织”被整体接受的事实与意义

第五节 社会的新价值及其主流化

第六节 社会领域及其自主性的呈现

第二章 家族组织的当代复兴与调适

第一节 中国的家族组织与社会的构成

第二节 “江南第一家”的组织依托与家族活动

第三节 家族组织的合法化与家族文化的被征用

第四节 在当下重新表述家族组织

第三章 草根庙会组织的社会结合

第一节 龙牌会的信仰

第二节 龙牌会的组织

第三节 龙牌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 从村庄乡土生长的社会结合

第四章 妙峰山庙会:地方社会的组织建构与文化呈现

第一节 妙峰山庙会传统:信仰与组织

第二节 双名下的庙会复兴:城里的花会与妙峰山的香会

第三节 公民的民间组织与国家的地方社会

第五章 网络性的校友会组织:单位之外的社会结合

第一节 学缘、校友群体和校友会

第二节 北京大学校友会及其社会网络

第三节 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校友如何成“会”:内部机制探讨

第六章 社会领域的组织合作:从偶发事件到常态机制

第一节 怒江“反坝”:一次全国性社会组织合作事件

第二节 作为支持性组织的南都公益基金会

第三节 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的社会内生合作

第四节 社团合作对社会领域发展的意义

第七章 社会领域的内在构成:公民互信、合法性与应责力的视角

第一节 公民互信的个人维度与组织维度

第二节 社会合法性和社会领域的成长

第三节 从“问责”到“应责”:社会组织与decent society

第四节 从合法化到应责:积极社会性的培育

后记

社会领域的公民互信与组织构成:提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过程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高丙中。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领域的公民互信与组织构成:提升合法性和应责力的过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 电子书
本书概述了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过程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的一些经验。
集群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社会计算在农民工集群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书
本书为完善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预警体系、干预手段、控制方法及治理政策等相关公共政策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社会心态研究新进展(社会心理建设丛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社会心态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2辑)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快速的社会变迁下人们心理状态的改变。
中国都市中的消费实践:符号化及其根源 电子书
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来收集经验资料,尝试建构一种综合使用两种方法的方法论框架,并以此来明确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