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性与中国化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性与中国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只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价值。

内容简介

该书从价值理论、资本理论、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当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化问题,该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以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而形成新的思想和理论,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着自身内在的逻辑与结构,还面临着西方经济学的挑战,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远远大于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需要解决其与一般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及中国实践等的关系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贾后明,经济学博士,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导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一 一般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三 中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体系与价值

第一章 价值理论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价值论评价

第三节 传统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发展的各种价值理论评述

第四节 价值与价格、价值创造与分配之间的矛盾

第五节 从哲学与经济学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劳动价值论意义

第二章 资本理论

第一节 资本概念理解的分歧

第二节 资本计量上的争议

第三节 资本作用与收益的认识分歧

第四节 公有资本与股份制公有性

第三章 所有制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基本结构和相互关系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对公有制的错误评价

第三节 公有制的地位、作用与效率

第四节 民营和外资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若干概念与问题

第四章 收入分配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的关系

第二节 对分配依据和原则的不同理解

第三节 社会分配关系和影响因素

第四节 分配调整的尺度与约束

第五节 分享与共享的社会主义分配体系构建

第六节 对共产主义按需分配质疑的回应

第五章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性质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第四节 市场经济引起的社会主义理论困境

第五节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第六章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目标的设定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分配困境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途径和手段

第七章 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的差异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方法的借鉴与批判

第四节 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的希望和背离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性与中国化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贾后明。

得书感谢您对《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性与中国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世界的意义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度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立足中国场域,同时又有世界维度,探究文化世界的一般意义结构,开创了以工作世界为核心范式的文化世界哲学新理论体系,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并将其拓展和应用到哲学、宗教、诗文化等意识形态实例的意义分析。文化世界哲学就是关于文化世界意义结构的理论体系,是对文化世界是怎么来的、什么是文化世界、怎样建构或创新文化世界等问题的探究,在核心范式的意义上,亦可称为工作世界文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 电子书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电子书
本书对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宏观维度及学术理论上再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观点及热点问题。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电子书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