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集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热词不时出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的主旋律。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当下是抓住科技发展进步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本书是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发布的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之下的产业发展现状、融合路径分析与战略研究报告。作为目前国内最新的一部专注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的蓝皮书,本报告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经验总结与路径前瞻结合,力求把握文化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为行业、政府和学界提供有益的思想成果和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编者李凤亮,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入选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和“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鹏城杰出人才奖”获得者,深圳市国家级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专业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文化研究,独立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课题9项,出版著作(含合著)2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化科技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万物互联时代的数字创意产业
Ⅱ 理论前沿篇
B.2 数字创意产业:一个新范式的兴起
B.3 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升级
B.4 2017中国城市创意指数研究
B.5 危机时期的“超级创意”:作为创造力驱动的文化工作者、艺术家与集体行动
Ⅲ 发展政策篇
B.6 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建设深化文化治理变革
B.7 基于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条件下的文化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B.8 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知识管理创新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Ⅳ 产业观察篇
B.9 区块链技术与创意产业
B.10 数字时代博物馆运营理念研究
B.11 大数据如何缔造产品设计新“神话”
B.12 第三方支付助力文化产业升级之路
B.13 金融科技在影视投资领域的应用
Ⅴ 案例研究篇
B.14 数字游戏产业上市企业的发展驱动力——以上海为重点的研究
B.15 智能点亮企业文化——论智能金融大潮下的企业文化
B.16 个人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研究——以“六神磊磊读金庸”为中心
B.17 百色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创意模式的转型设想
Ⅵ 遗产保护篇
B.18 当传统遇见未来——传统文化的数字产业模式结构探讨
B.19 非物质文化遗产IP资源创新性推广途径与策略探究——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为例
B.20 数字影像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以《邕剧传人——洪琪微记录》为例
Ⅶ 创新实践篇
B.21 全球创客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热点理论
B.22 中国“双创”政策引领的网络创意产业之路
B.23 中国创客运动的构成要素及社会影响
B.24 中国逐新:基于互联网服务的共享单车
Ⅷ 大事记
B.25 2017~2018年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大事记
Abstract
Content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文化科技蓝皮书)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凤亮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文化科技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